返回

第47章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47章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第2/3页)

书中的解释是“媚态”。

    铺开雪浪宣,提起羊毫笔,墨色氤氲中,最重的笔触,便是这媚态。

    而“风情”一词往往与刻意诱惑沾边,相比之下,“媚态”更显得不经意,平添了几分可爱。

    李渔用词精准啊。

    李渔十分看重媚态:“女子一有媚态,三四分姿色,便可抵过五六分。如六七分姿色而无媚态之妇人,与三四分姿色而有媚态之妇人,同立一处,或与人各交数言,则为媚态所惑。”

    如同画上的美女,比起活人好看十倍,但不足以摇荡人心,让人相思。

    原因就是缺少“媚态”。

    所以说,态度是“死”美人与“活”美人的分界线。

    《聊斋志异》中有一篇《恒娘》,恒娘就是非常美貌的大老婆,但她这么好看,老公还是要娶小老婆。于是,就有名师上来指导她说:子虽美,不媚也。然后,教她挽救婚姻的几个妙方……

    这个“媚”字,就是刚才说的那个意思,应该是李渔所提倡的“态”。

    态度这一节,李渔没有给辨识之法,倒是给了一个可作为参考的榜样,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妇女。

    李渔有次春游遇到大雨,躲在一个亭子中。

    亭子里有许多女子,姿色不一。她们都急于躲进亭子里,且不断抖擞衣衫,不顾仪态。

    只有一个穿着素衣的贫妇,站在亭子靠外的地方,任凭衣衫被打湿,亭亭玉立,颇有风雅。

    雨稍停时,人们纷纷离开,只有她依然留在亭中。

    人们出去走没几步,雨又下起,人又纷纷赶回亭子中。

    妇人已经挪到亭内,看到外侧的人衣衫被淋湿,她不仅没有得意的神气,还帮人整理衣服。

    动作之间,尽显美好仪态。

    就因为这位妇人与众不同的气质,使得妙龄少女和贵妇人都无法比肩。这就是媚态的作用。

    李渔最后说,媚态无法教授,但是可以学。如何学?

    “使无态之人与有态者同剧,朝夕薰陶,或能为其所化;如蓬生麻中,不扶自直,鹰变成鸠,形为气感,是则可矣。”

    通过耳濡目染地熏陶和感化,无媚态之人可以增加媚态。

    这个“媚态”它超越了五官比例,是一颦一笑、一嗔一恼中琢磨不透的风情味;是火苗跳脱时跃跃欲试的焰光,是灯罩拢不住的光晕色炫,是珠钗宝石闪烁时的盈盈贵气。

    在夏天看来,也可以这样解释“态度”:一个人内在的精神涵养、文化素质、才能智慧而形之于外的风韵气度,于举手投足、言谈笑语、行走起坐、接人待物中皆可见之。

    而筠姐在“态度”这方面,无疑是最顶级的!

    比她漂亮的女人大有人在,但无论是谁,站在她旁边,都无法遮蔽她的光芒!

    有些女演员就是这样,长得非常漂亮,但并不怎么吸引人。木头美人!

    ……

    真是越看越美,夏天没忍住俯下身亲了一口筠姐的脸蛋。

    不过晨练还是要继续的,再说了,门外有一群狗在蹲了一夜啊!

    这要是不出去,他们真的会跳墙进来的。

    夏天穿上衣服,去洗漱。

    没有多余的牙刷,只能漱口了。

    他一边洗脸,一边想着昨晚的系统奖励。

    没错……这种事竟然给了系统奖励!

    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