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4章 蹊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134章 蹊跷 (第1/3页)

    王隆与赖尚荣仔细议定了谋夺薛家三千两黄金后,便离开了德源楼。

    王隆今日喝酒不算多,加上他酒量大,不过微醺而已。

    他登上了一辆马车,蹄声嘚嘚,直往江宁外城而去。

    行至外城一处僻静街巷,但见一座小小武馆,门庭冷落,匾额上书“谭氏武馆”四字,漆色斑驳,显是年久失修。寻常人见了,只道是穷酸教头混口饭吃的地界,却不知内里乾坤。

    这家武馆的馆主姓谭,名凤池,江宁本地人氏,已年近六旬。

    谭凤池出身寒微,早年以拳棒游食四方,后成为武师,兼通医理,尤擅接骨疗伤。明里开馆授徒,暗地里却是一个秘密帮会的首领,麾下上百人手。

    谭凤池若只靠武馆的微薄进项,莫说养这许多人手,便是他自家柴米油盐也难周全。因此,他也会从事一些江湖上的勾当……

    王隆下了马车,整了整衣冠,径入谭氏武馆。

    谭凤池得了信,亲自迎接王隆,二人寒暄几句,便引至书房密谈。

    书房内陈设简朴,一张榆木方桌,几把交椅,并一架斑竹书架,架上堆着一些武艺书籍及医书。

    王隆端起茶盏,轻吹浮沫,却不急着饮,只拿眼觑着谭凤池,慢条斯理地说道:“谭老英雄,今日小弟登门叨扰,乃特来送一桩富贵——事成之后,您老可得七百两黄金!”

    谭凤池闻言,心头突地一跳。七百两黄金,便是七千两雪花白银,对他而言,乃是一笔极大的数目,若得了这笔黄金,他的经济状况会登时好转。

    然他混迹江湖数十载,深知“利重则险深”的道理,面上却不露分毫,只缓缓呷了一口茶,方道:“不知是何生意,竟能得七百两黄金的?”

    王隆见他沉稳,心下暗赞,遂倾身向前,压低嗓音,将薛家三千两黄金之事细细道来。

    谭凤池听罢,闭目沉吟,指节在桌上轻叩三下,忽睁眼道:“好!这单买卖,老朽接了!”

    ……

    ……

    这日是六月二十一。

    正值大暑节气。

    这日赤日炎炎,铄石流金,万里碧空。

    江宁码头。

    千帆竞发,桅樯密密匝匝,恰似万笏朝天。素练般的船帆压着江心,映着日头,晃得人睁不开眼。

    青石阶被江水浸得发亮,苔痕斑驳处,竟照得见人影。栈桥似苍龙卧波,麻绳系着的船只随波起伏,宛若交颈鸳鸯,喁喁私语不绝。

    沿岸货栈商铺鳞次栉比,桐油布棚下,麻袋竹篓堆积,远望竟似小丘。空气中米粮陈香、茶叶清气与腌货腥咸纠缠不清,更兼挑夫身上的汗气蒸腾,端的五味杂陈。

    但听那“起货喽——”“让一让——”的吆喝声,混着纤夫的号子、商贾的讨价还价,嘈嘈切切,好一个名利场中的热闹所在。

    忽见一大一小两艘船正要解缆。

    那大船雕栏画栋,朱漆灿然,窗棂上还嵌着螺钿,正是赖尚荣的坐船。

    旁边小船,乃薛家船只,此番要载谢季兴并四个薛家奴仆。这四个奴仆皆是薛姨妈精挑细选认为可靠的。

    此刻,四个薛家奴仆正哼哧哼哧抬着两口箱子登船。那两口箱子看着普通,外头贴着“江宁土物”的红签,内里装的却是三千两黄金。

    赖尚荣负手立于岸上,瞧着那几个薛家奴仆抬箱时青筋暴起、汗如雨下的模样,心下暗忖:“若不是三千两黄金,何至于这般沉重?王隆所言应当不虚!”思及此,嘴角不觉浮起一丝冷笑。

    随即,赖尚荣登上了赖家大船。

    为了谋夺薛家黄金,他此行故意只带了几个随从,却偏生捎上两个女人——一个是彩岚,模样标致,且擅长弹唱;另一个是彩岚的丫鬟卉儿。

    彩岚原是江宁一家青楼的清倌人,赖尚荣近日花了千两雪花银得手,正迷得神魂颠倒。

    赖尚荣知道,为了谋夺薛家三千两黄金,他此行不该携彩岚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