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归荣 (第3/3页)
手,只缘心上有檀郎。
瑞珠正在屋外窗下偷听,听着屋内窸窣的声响,望着被雨水模糊的窗户,她觉得这四月的雨,下得人心里湿漉漉的。
……
……
姜念自秦家回到姜家新宅,已将秦可卿所赠月白长衫换下,仍穿着出门时的靛青直缀。
才进二门,便见元春正站在廊下,纤指轻捻帕子,望着檐下的雨帘出神——也不知是真个赏雨,还是另有所待。
见姜念进来,元春眼波微转,将他手中提着的一个包裹打量了一番,嘴角噙着若有似无的笑意,道:“大爷回来了?”这话说得极轻巧,竟不问去了何处,倒像早已知晓似的,也不问他包裹里是什么。
姜念只点头应了,也不多言,没打算现在就将他与秦可卿之事告诉元春。
事实上,元春知道姜念适才去秦家了,也根据她所听闻的姜念与秦可卿之事,推测到姜念与秦可卿之间或许定情了。
在她看来,这种事实属正常,像姜念这样的爷们,以后免不了有几房妾室。她娘家荣国府的爷们,在娶妻之前都会有两个房里人了。
她还从未见过秦可卿,但听说那秦可卿长得极美,想着何时见一见……
……
……
翌日,天朗气清,碧空如洗,前日的阴霾早已散尽,连那阶前的积水也消尽了,只余几处湿痕,映着朝阳,微微泛着金光。
元春晨起梳妆,对镜匀面,特意拣了件百蝶穿花云缎裙,发间簪一支点翠如意簪,耳上坠着明珠珰,既显贵气,又不失端庄。丫鬟晴雯在一旁捧着胭脂盒笑道:“奶奶今儿气色极好呢。”元春抿唇一笑。
用过早膳,元春便与姜念作别,乘着马车往荣国府去。
荣国府这边,王熙凤携着林黛玉、迎春、探春、惜春等人迎出去,一路说笑着将元春接进了荣庆堂。贾母见元春进来,激动得站起身来,等元春行过了礼,便一把搂入怀中,摩挲着元春的肩膀道:“我的儿!”
贾母又一边拉着元春的手,一边细细打量元春,但见元春云鬓微润,杏眼含春,眼角眉梢皆是掩不住的舒心畅意,比在家时更添了几分风韵。贾母不由欣慰道:“气色瞧着竟比婚前在家时更好了。”
王熙凤在一旁按捺不住,笑道:“老祖宗且慢夸,先让说说,姜大爷那云骑尉的爵位究竟是怎么得的?咱们可都好奇得紧呢!”
元春谦道:“不过是替圣上办了点微末差事罢了。”话虽如此,眸中却闪过一丝光彩,唇角亦不自觉微微上扬。
待元春将姜念查办盐枭周三魁的事娓娓道来,满屋子人听得入了神。说到昌邑城外诛匪时,迎春惊得掩口轻呼;提及率二百骑兵奔袭龙王庙,李纨不自觉地攥紧了帕子;讲到抓捕查办许多贪官,就连王夫人都不禁点头暗叹,觉得这女婿果然年轻有为;而当元春简单提了下那群被周三魁强买强掳的民女,林黛玉忙低下了头,眼中闪过一丝不忍,似是不愿听这等凄惨之事。
探春在一旁静静听着,心中暗叹:“大姐姐嫁得好呢!”
……
……
因有话要单独与王夫人说,元春特意随王夫人至荣禧堂东边三间耳房——此处乃王夫人的日常居坐宴息之所。
丫鬟捧着填漆茶盘,元春接了雨过天青茶盏,轻抿一口香茶,忽然向王夫人问道:“母亲近日是否会打发人往江宁送信?”
王夫人一怔:“怎的忽然问这个?”
元春指尖在茶盏的盏沿轻轻一划,垂眸道:“他下月要纳薛家妹妹过门,想着该给姨妈捎个信儿。”
王夫人听到这话儿竟不觉别扭。
在她看来,姜念连一个房里人都还没有,纳妾也正常。
她也已能接受薛宝钗为姜念妾室了。此事都定下一年多了,她知道姜念前途远大了,她的长女元春又为姜念之妻,便觉得,纵然薛宝钗做姜念的妾室,对薛宝钗而言也不是多屈辱了。
这般想着,王夫人道:“近日原没有往南边的信。不过,你薛妹妹既要过门了,此事确该给你姨妈捎信的。我可遣人送去江宁,咱们府上必有要捎带的,正好一并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