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姜念率二百骑奔袭龙王庙 (第2/3页)
余兰萱,本要花一百两银子买来,余钟功强硬拒绝,他便习惯性地强抢,这等勾当在他不过是家常便饭罢了。正是:
盐枭仗势欺良善,弱女无端陷火坑。
……
……
虎头滩,乃莱州临海一处险恶之地,滩上盐池纵横,白花花一片,远望去如霜似雪,却不知是多少血泪熬炼而成。
周三魁在此设私盐田,豢养护盐悍匪,看守盐民近二百人。这些盐民多是胁从,或欠债被逼,或强掳至此,日日熬煮海盐,若有懈怠反抗,轻则鞭笞棍打,重则命丧黄泉。
这日正值暮春,本该是风和日暖的时节,虎头滩上却酷热难当,日头毒辣辣地晒着,盐民们衣衫褴褛,汗流浃背,有的肩背溃烂,有的步履蹒跚,却仍被护盐悍匪们呼来喝去,稍有迟缓,便是一顿鞭笞棍打。
余钟功被押至滩上,举目望去,但见盐池如雪映烈日,悍匪似虎虐良民。
正惊骇间,忽见一盐民被绑在木架之上,两个悍匪抡起皮鞭,噼啪抽打,那人起初尚能惨叫,后来渐渐无声,竟是被活活打死。
一悍匪上前探了探鼻息,禀报护盐头目:“又死了一个。”
护盐头目眼皮也不抬,只挥了挥手:“拖去乱坟岗埋了。”
余钟功见此惨状,饶是他素来刚直,此刻也不由得心惊胆战,暗忖道:“朗朗乾坤,竟有此等人间地狱!周三魁这厮,真真是丧尽天良!”
心中愤懑难平,却又无可奈何,只得仰天长叹:“老天爷,你若有眼,何不降下雷霆,劈了这伙恶贼!”
可叹这虎头滩上,天高皇帝远,纵有冤魂,又有谁人知晓?
唯有那海风呜咽,似在替这些苦命人悲鸣。
……
……
山东沿海之地,自古多崇祀龙王,各州县几乎都有龙王庙。
莱州附郭掖县城西,便有一座龙王庙,规模不小,前殿供奉龙王,后宅还有一个齐整的院落。
这日申牌时分,龙王庙后宅厅堂内,烟雾缭绕,呛人眼鼻。
周三魁坐在厅上正中,左右两侧分坐九个管事头目,皆是凶神恶煞之辈,或叼着旱烟吞云吐雾,或捏着鼻烟壶嗅吸提神。
满屋子乌烟瘴气,竟似那阎罗殿上群鬼聚会。
原本周三魁手下有十个管事头目,其中的高胡子十余天前在昌邑城外驿道被诛杀,另有十个悍匪尽数毙命,至今凶手杳无踪迹,故而今日议事,便少了一个管事头目。
这时,一个管事头目将旱烟杆在桌角磕了磕,沙哑着嗓子道:“魁爷,高胡子一群弟兄们的事儿,这都半个月了,还没个眉目?”
这说话的管事头目曾与薛家、姜念“有缘”。
他便是李六!
此人本是山东境内的江洋大盗,后来率领一帮手下匪徒在大运河上劫掠,杀人越货,兴风作浪。去岁春日,他曾率领手下匪徒,在枣庄一段狭窄河道劫掠进京的薛家,薛家巧被姜念救下。
去年,泰顺帝严令清剿大运河匪患,李六手下匪徒折损大半,自己也险些丧命,眼见大运河水匪这行难做,索性改换门庭,投奔了周三魁,倒也混得风生水起。
此刻,周三魁听得李六问及高胡子之事,把脸一沉,将那铜烟锅往桌面上重重一磕,但见火星四迸,烟灰飞溅。他鼠目里凶光闪烁,咬着牙道:“我岂不想报仇的?这半月来一直追查,偏生寻不出凶手的踪迹。那伙强人下手忒也狠辣,竟连个报信的活口都不曾留下!”
下首站起一条黑凛凛的汉子,生得面如锅底,眼似铜铃,外号“王黑面”的。这厮性如烈火,粗声嚷道:“既这般难查,何不叫官府发下海捕文书?十一条弟兄的性命,难道就白送了不成?”说话时须发戟张,活脱脱似梁山泊里黑旋风再世。
周三魁闻言冷笑,将手中烟杆往王黑面方向虚点:“好个糊涂种子!平日里白叫你跟着我历练了。虽说咱们与官府素有勾连,这等事却经不得官!知府因知道高胡子等人是咱们这里的,哪里敢下海捕文书的?也亏得如此,这般大案若惊动了山东巡抚,反倒要给咱们招来大祸!”
确实,十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