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大婚(下一) (第2/3页)
让,你买两瓶,我买一瓶。”
封氏知道这两个丫鬟不和,忙劝莺儿:“既是秦家的要,分一瓶也无妨。”
莺儿对着瑞珠冷笑:“若是旁人倒也罢了,她来要,我偏不松这个口!”
彭继忠老婆拉着瑞珠劝道:“好姑娘,咱们另寻一家……”
瑞珠甩开她的手,指着莺儿骂道:“你这坏透了的小蹄子!”
莺儿勃然变色:“也不知谁是真真坏透了的小蹄子,帮着家里的姑娘勾搭我家大爷!”
瑞珠一张脸涨得通红:“你作死!”
说着便扑向了莺儿,两人瞬间扭作一团,你扯我臂膀,我抱你腰肢,你抓我衣襟,我拽你头发……
“别打啦,你们别打啦……”
封氏与彭继忠老婆一边喊着一边将两人拉开。
这时,掌柜的忽然搓着手笑道:“二位姑娘消消气,其实……后头库房还存有蜜饯荔枝的,你们纵要买十瓶二十瓶,都是有的。”
霎时间,铺子里静得针落可闻。
莺儿散着鬓角,瑞珠歪了珠钗,二人都傻了眼。
还是待在家里内宅安全,这外头的世界都是套路啊!
……
……
已是除夕。
这日一早,姜家的三进新宅换了门神、春联、年画,宅门外也挂上了两盏大红灯笼。
今日有一件要紧的事儿,那便是祭祖。
虽说姜念明面上没有父亲,母亲也亡故了,还是在家里设了供桌,虽没有牌位,倒也摆列了香烛、酒食,行了三叩九拜礼。
姜念的心思还短暂地飘到了贾府,暗想:“原著里写贾府除夕祭祖可隆重了。然而,这个红楼世界,宁国府已没了,原本设在宁国府内的贾氏宗祠也迁了,今日贾府祭祖的排场必是大不如往年了。”
傍晚时,正房堂屋摆开了年夜饭。
只见八仙桌上:鎏金暖锅腾着热气,东坡肉红亮如琥珀,四喜丸子圆润饱满,清蒸鲈鱼翘着尾鳍,另有各色吉祥菜式。
除姜念、薛宝钗入席,贺赟、孟氏也入席了。
到了午夜子时,新旧年交替时分,姜念领着薛宝钗、香菱、莺儿,到宅门外看放爆竹。
董良、董丰父子点着爆竹,爆竹声如雷震耳,碎红纸屑纷飞似蝶。
街坊四邻的爆竹声也此起彼伏。
姜念、薛宝钗、香菱、莺儿站在门檐下,两个大红灯笼映得人脸如霞。
香菱捂着耳朵又惊又喜,莺儿扯着宝钗袖子直跳。
姜念看着薛宝钗淡定的样子,暗想:“香菱、莺儿这些丫鬟兴奋成这样,宝钗却淡定,若换成前世的各种绚烂烟火,不知宝钗是否会兴奋?”
这时,薛宝钗看向了姜念,两人对视之际,薛宝钗嫣然一笑,说了句:“新岁安康。”
姜念点了点头:“新岁安康!”
爆竹放完,接下来就是“守岁”,很多人家会全家通宵不眠。
姜念却不如此,只命点着长明灯,由下人们轮值守岁。
正月初一的清晨,姜家宅门打开时,又燃放了爆竹,此乃“开门炮”,象征迎新纳吉。
开门炮的硝烟尚未散尽,姜家上下十五口人已齐聚正房堂屋。
包括了姜念、薛宝钗、香菱、莺儿、贺赟、孟氏、贺忠、蒙雄、封氏、琪儿、琴儿、董良一家四口。
姜念端坐正中,身边摆着两个茶盘,分别堆放着金锞子、银锞子,煞是耀眼。
金锞子有梅花式、海棠式、“笔锭如意”“八宝联春”等样式。
银锞子白如新雪,俱是“吉祥如意”“连年有余”的吉庆花样。
这些金银锞子加一起,值几百两银子。
姜念虽刻薄,却并不寡恩,也并不吝啬。今日给下人们散押岁钱,是在论功行赏,也是在收买人心,至于每人赏多少,他心里有本账记着。
姜念环视众人,含笑道:“一年到头,辛苦你们了。”
他旋即看向了贺赟、孟氏,微笑道:“虽说你二人在我心中似长辈一般,今日却要你们向我拜个年,要紧的是,使我能以押岁钱为由头,给你们这一年到头的忠心与辛劳行赏。”
贺赟与孟氏相视一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