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雷雨与金钗 (第2/3页)
,一边把玩金表,一边盯着香菱,笑道:“你怕什么?可是怕鬼把你捉了去?”
慌得香菱急扯他衣袖:“好大爷,莫要吓我!我已怪怕了,你还说鬼,我就更怕了!”
姜念笑了笑,看向手中把玩的金表,瞧了一瞧,那针指在戌时三刻至戌时四刻之间。
“随我去堂屋门口看一看雷雨。”
说完他便起身走出了书房,来到了堂屋,将堂屋的门打开,霎时风扑面,雨扑眼,但见银蛇乱舞破穹苍,大雨倾泻如泼墨,打得院中迸出万千银丸。
姜念跨过门槛,走到了门口檐下。
香菱尽管害怕雷电,也跟着跨过了门槛,站到了姜念身后,道:“大爷看这雷雨作甚?怪吓人的。”
姜念负手而立,笑道:“你道这雷雨吓人?然古往今来,可是有不少写雷雨的诗。”
香菱一听说到了诗,登时来了兴趣,忙不迭问到:“大爷可有记下的么?念给我听听。”
姜念便念了起来:“‘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这是老杜的;‘雷车动地电火明,急雨遂作盆盎倾’,这是陆放翁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这是苏东坡的。”
“大爷真真是才华横溢,记性也真真好呢!”香菱听得痴了,双眸发亮,似连害怕也忘了,喃喃道,“怪道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原来雷雨里也藏着锦绣诗句。”
两人正说话间,忽听得西厢房那边“吱呀”一声响,但见薛宝钗、莺儿由西厢房内走出,立在了门口檐下。
适才这对主仆正站在西厢房窗后看雷雨,忽然发现正房堂屋的门打开了,发现姜念、香菱走到了正房门口的檐下。薛宝钗略一犹豫,便情不自禁开门走出,想在这雷雨之夜与她的大爷说上几句话儿。
此刻,站在正房门口檐下的姜念,沿着穿廊朝着薛宝钗走去,香菱忙缩着脖子紧跟上了他的脚步。
薛宝钗、莺儿待到姜念走近,不约而同对姜念行了万福礼。
礼毕,薛宝钗抬眸凝视着比自己高了足足一头的姜念,柔声道:“这般泼天雷雨,大爷不在书房里待着,怎立到屋外头了?”
话音刚落,恰有电光劈下,照见她颊边微红。
“正与香菱一起赏这雷雨呢。”姜念道,又反问起来,“你呢?怎忽然开门走出来了?莫不是心中害怕,想找我陪一陪你,给你壮壮胆?”
薛宝钗闻言垂眸,手指绞着杏黄手帕。
莺儿脱口道:“姑娘原与我在窗内看着雷雨,忽见大爷出来了,便……”
话未说完,薛宝钗轻咳一声,莺儿立时噤声。
姜念淡淡一笑,已听明白了,薛宝钗是见他出了门,才跟着出门的。
姜念笑道:“适才香菱吓得钻进了我的书房,说雷公电母闹得凶,她一个人待在卧房怪怕的,怕鬼捉了她去。”
莺儿听到这话儿,不禁噗嗤一笑,薛宝钗的俏脸上也绽放出了笑意。
香菱笑道:“大爷休要冤枉我!我不过说雷公电母闹得凶,一个人待在卧房怪怕的,可我没说怕鬼捉了我去,我何曾提过半个'鬼'字了?这话儿原是大爷说来吓唬我的。这会子我倒要请薛姑娘评评理呢,我本就怪怕的了,你还这般吓唬我,此时又来冤枉我!”
莺儿见状,又噗嗤一笑,薛宝钗则用手帕子掩口轻笑。
香菱好奇之下对薛宝钗问道:“姑娘与莺儿两个待在西厢房,就不怕这般唬人的雷公电母么?”
薛宝钗看了眼莺儿,莺儿会意,知道薛宝钗让她回答香菱的这个问题。于是,莺儿微笑着说道:“我是怕的,姑娘则不怕。”
香菱轻轻拍手道:“姑娘胆大呢!”
香菱这话儿本意是称赞薛宝钗,然薛宝钗心思细腻,在薛宝钗想来,“胆大”这种话儿被姜念当面听着,可未必是好话了。一个姑娘家的,且已许为姜念的妾室了,胆大或会令姜念不喜。
姜念此刻可不会去在意这种事,他看向了夜空中的雷雨,也不知想到了什么,神色竟变得有点严肃起来。
香菱却没发现他神色的转变,像献宝似的,扯着薛宝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