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3章 姜念献策官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103章 姜念献策官仓 (第2/3页)

帝面前。

    不久前姜念才直接找忠怡亲王献策清查亏空,若现在又直接找忠怡亲王献策官仓,显得频繁了。他想尝试一下,通过间接的途径献策于泰顺帝。

    由贾政呈交方案,或也能助贾政升官。

    姜念之所以要助贾政升官,可不是想扶持荣国府这个扶不起的阿斗,而是要让贾政欠他人情,从而利用贾政控制荣国府……

    另外,姜念明年就要与元春大婚,他虽不是暖男,却也想给自己今生的正妻一份特别的聘礼,助贾政升官,便是这份特别的聘礼了。

    贾政已向姜念详细介绍过工部尚书于先复。

    据贾政介绍,这位于尚书,今年已六十二岁,做官资历深,以清廉勤政实干著称,尤其擅长工程与治河。早在景宁六十年,于先复就担任工部侍郎,主管全国工程、水利等事务了。

    通过贾政献策,是否会有人觊觎姜念的官仓改进方案?

    这种可能性甚小,明面上,姜念可是与十三王爷极亲厚,是泰顺帝授予的年方十五的三等侍卫,且是蒙皇太后指婚与荣国府联姻的人。

    况且,姜念胸中立功之策不胜枚举。别的不说,单单工部这块,他就有好几种计策可以立功。

    前世的丰富学识和今生的超群记性相结合的能量是惊人的……

    前番献策清查亏空,及此番献策官仓,都不过是其计策之一隅,未来他会不断用计策立功,助自己步步高升。

    ……

    ……

    翌日早晨,贾政便将姜念的通州漕运仓和神京城内仓的改进方案,呈到了工部尚书于先复面前。

    于先复仔细看了方案后,有些相信这方案能达到姜念预计中的效果,自然就重视起来。

    这日上午,于先复便召集了数名精通官仓设计建造之人,共聚一堂,详加商讨。

    下午,当忠怡亲王来工部衙门巡视,于先复将方案呈给了忠怡亲王。

    又翌日的上午,忠怡亲王在畅春园澹宁居觐见泰顺帝时,将方案呈到了泰顺帝面前,微笑着说道:“臣弟此处有一份通州漕运仓与神京城内仓改进之方案,请圣上过目。”

    泰顺帝问道:“此方案乃何人所筹?”

    忠怡亲王却卖起了关子,笑道:“圣上且先过目,待您阅毕,臣弟再与您细说。”

    敢这般与泰顺帝说话的人屈指可数,忠怡亲王便是其中之一。

    泰顺帝不禁莞尔:“莫非此事有何特殊之处?你竟与朕卖关子?”

    说完,他接过了方案,凝神细阅了起来……

    方案主要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改进通州漕运仓,第二部分是改进神京城内仓。

    通州漕运仓,地处北运河畔,地下水位高(距地表不足2米),夏季湿度很高,冬季河面结冰导致冷凝结露。

    鉴于此,姜念对通州漕运仓进行以下改进:

    架空系统:采用“三合土墩+柞木地板”。三合土墩用三合土(石灰:砂:黏土=1:2:4)内嵌运河鹅卵石;柞木地板涂桐油+明矾溶液。

    通风系统:采用“苇席卷筒+石灰砂浆加固”。内层为芦苇席浸桐油卷成筒状,接缝用马尾绳缝合;外层为石灰砂浆(掺糯米汁),每三尺加竹篾箍一道。布局为,每廒设南北向风道六组,利用运河气流形成负压通风。

    防潮系统:底层泼灰打底(生石灰水化层),快速硬化防返潮;中层铜网夹炭灰(炭灰:石灰=3:1),防火防鼠+吸湿;表层为柞木地板+铁梨木护边,抗磨损。

    神京城内仓与通州漕运仓有所不同。

    神京城内仓,位于城区高地,地下水位较深(3-5米),但冬季采暖导致仓内外温差大,易产生冷凝水。

    架空系统:采用“夯土台基+青砖表层”。夯土台基由黏土+碎蚬壳+石灰分层夯筑;表层为停泥青砖磨砖对缝立砌,灰浆勾缝。

    通风系统:采用“子母陶管直风道”。主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