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5章 姜念中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75章 姜念中举? (第2/3页)



    他做了一次深呼吸,压了压心中的暖流,又看向试帖诗考题,只见题为:“赋得九功惟叙(得‘同’字五言八韵)。”

    这道题,竟也被屈泰押中了!

    而且,屈泰还亲自写了一首范诗给他。

    饶是姜念素来心态沉稳,此刻也不禁心跳加速。

    屈泰、屈继善出的那些考题和给的答案或答案节略,姜念都已凭借超群的记性背得滚瓜烂熟。

    这一刻,姜念分明没有舞弊,却像是有种在舞弊的感觉。

    不过,仔细说来,也算是舞弊了,不是他在舞弊,是他的气运在帮他舞弊……

    沉思片刻后,姜念没再犹豫,提笔蘸墨,照着屈泰、屈继善给的答案或答案节略,用馆阁体书写了起来。

    大庆科举考试,要求考生书写答卷使用馆阁体。

    馆阁体是一种工整严谨、规范统一的楷书字体,其特点是笔画清晰、结构匀称、字形方正,符合官方对文书和考试的标准化要求,也符合科举制度对公平性和规范性的追求。

    考生若未用馆阁体书写答卷,轻则被扣分,重则直接淘汰。

    原主从小就练习馆阁体,姜念穿越以来也一直在练习馆阁体,他的馆阁体写得好。

    他的笔尖在纸上滑动,每一笔每一画都如行云流水,却又规整如刻。

    ……

    ……

    已是四月十六。

    这日,小雨绵绵,如丝如缕,轻轻洒落在神京城的每一个角落,包括了位于东城的顺天府贡院。

    姜念结束了三场考试,也结束了他的恩科顺天府乡试之旅。

    这趟长达多日的旅途,虽让他受了苦受了罪,他的心情却是激动的。

    激动的原因有两点。

    其一,此次恩科顺天府乡试,包括了四书文考题三道,试帖诗考题一道,五经文考题五道,策问考题五道。这些考题,竟然全被押中了!或是被屈泰押中,或是被屈继善押中!

    其二,此次乡试,让姜念深刻感受到了气运的奇妙,这种感受比此前每一次都要鲜明。有这般奇妙的气运,他对未来的信心又增了不少,觉得像他这种本来不可能夺嫡登基的草莽皇子,夺嫡登基的希望却是大的!

    傍晚酉时,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

    姜念交卷后离开考场,没有直接回家,而是乘坐着马车,逶迤驶向距离贡院不远的屈家。车轮碾过湿漉漉的青石板路发出声响,似在为他起伏不定的心情伴奏。

    屈泰、屈继善都已吃过了晚饭,父子俩正在书房里聊天。

    姜念撑着一把青布伞,踏着湿润的地面,进了屈家的大门。雨水顺着伞面滑落,滴在地上,溅起朵朵小小的水花。他穿过垂花门,来到内院。内院中,花木扶疏,几株海棠花在雨中依然开得泼辣辣,花香也依然弥漫着,与雨水无形地交织。

    姜念随着海棠花香,来到屈泰的书房门前。尽管雕花槅扇半开着,当他收起伞,还是轻轻叩了叩门,听到里头传出屈继善的声音“进来”,他才迈入书房。

    “姜念拜见老先生,拜见先生。”

    姜念恭敬地对屈泰、屈继善行礼。

    屈泰温声招呼道:“念哥儿来了,坐下说话。”

    待到姜念落座,屈继善便迫不及待地问道:“第三场如何?策问五道之中,可有家父与我出过的考题?”

    屈泰、屈继善此前已从姜念口中得知,前两场考试的四书文考题三道、试帖诗考题一道、五经文考题五道,全都被他们父子二人押中了。

    姜念保持着恭敬的神态:“策问五道,也都是老先生及先生出过了的。其中三道策问由老先生所出,两道策问由先生所出。此次乡试,所有考题,无一遗漏,全都是老先生与先生出过了的!”

    随即,姜念将五道策问考题一一详细道来,语气平稳,字字清晰。

    随着他的叙述,书房内的气氛却变得凝重。

    屈继善的眉头紧皱,脸上满是惊愕与疑惑。

    年过七十的内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