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押题考乡试(上) (第3/3页)
榜,几率也甚小。若是赴考明年的正科顺天府乡试,中榜几率就大了。”
姜念神色平静,恭敬答道:“老先生所言极是。不过,晚辈会努力争取下月恩科乡试中榜。若实在未中,再考虑赴考明年的正科乡试。”
屈泰点了点头,目中闪过赞许:“距离下月恩科顺天府乡试开考,只剩十日了。此前十三王爷召见我与继善,当面叮嘱继善务必对你尽心教授,不得怠慢,望你下月能中榜。继善已遵命而行,而我也想对你有所助力。这些天,我出了一些乡试考题,并给出了答案节略。你仔细参考,或对你下月应考有所助益。”
这就是押题了!
话音方落,屈泰从书案上取出一摞文稿,递给了姜念。
屈泰年过七十,曾担任内阁侍读、翰林院侍讲、国子监祭酒,学识渊博,且精通科举之术。
姜念接过文稿,心中一阵激动。屈继善忍不住好奇,也凑过来观看。师生二人,一同翻看起了文稿。
只见这摞文稿上密密麻麻写满了考题与答案节略,字迹工整,条理清晰,像是一幅精心绘制的科举应试地图。每一道考题和每一句答案节略,都经过精心推敲,都凝练着屈泰的学识与经验。
屈泰又开口道:“我出的这些考题,依据有四……”
他的声音低沉有力,为姜念揭开了科举押题的神秘面纱。
他详细说了他的四点押题依据。
其一,乡试考题严格限定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尤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答案,其中有一些高频考点。
其二,下月恩科顺天府乡试的主考官是汪廷玉,屈泰很了解汪廷玉,推测汪廷玉的出题方向。
其三,屈泰知道,下月恩科顺天府乡试,是泰顺帝在主导,他也很了解泰顺帝,且很了解当下的大庆时政。
其四,大庆的乡试试帖诗考题通常需要颂圣,可背诵固定意象,准备相关典故和颂圣句式,掌握限韵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