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五回 幽州节度使反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八十五回 幽州节度使反叛 (第1/3页)

    林澈与太平公主在协助李隆基登上皇位后,满以为朝堂可迎来一段安宁时光,大唐能在开元盛世的道路上稳步前行。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朝堂内外的暗涌从未真正平息。

    这日,林澈正在府中与一众谋士探讨如何进一步发展大唐经济,提升百姓生活水平,以期让这盛世更加繁荣昌盛。突然,一名亲兵匆匆闯入,神色慌张地呈上一份军报。林澈打开军报,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只见上面赫然写着:幽州节度使赵德言反叛,勾结契丹,欲割据一方,其麾下叛军已在幽州城外集结,大有挥师南下之势。

    林澈深知幽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它乃大唐北方的重要屏障,一旦失守,契丹铁骑便可长驱直入,中原大地将陷入战火纷飞之中。当下,他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命人备马,疾驰赶往皇宫,与太平公主商议对策。

    此时的皇宫内,气氛也异常紧张。太平公主得知幽州节度使反叛的消息后,正焦急地在殿内踱步。见林澈匆匆赶来,她连忙迎上前去,眼中满是忧虑:“林郎,这赵德言竟敢反叛,如今契丹与他勾结,局势危急,这可如何是好?”

    林澈握住太平公主的手,试图让她镇定下来,说道:“公主莫慌,如今当务之急是集结兵力,前往平叛。赵德言虽手握重兵,但我大唐军队训练有素,且我们还有诸多优势。只是这契丹军队擅长骑射,机动性强,我们需谨慎应对。”

    两人迅速进宫面见李隆基。李隆基端坐在龙椅之上,虽年轻却已颇具帝王风范,但此刻他的脸上也难掩忧虑之色。林澈与太平公主行礼后,林澈将幽州的局势详细禀报。李隆基听后,沉思片刻,说道:“林卿,太平,此次叛乱关乎大唐安危,朕命林卿为平叛元帅,率领大军即刻前往幽州,务必平定叛乱,收复失地。朕会在后方全力支持你,所需粮草、兵器,朕自会吩咐相关部门尽快筹备。”

    林澈领命后,即刻着手准备出征事宜。他深知此次平叛责任重大,不容有失。在挑选将领时,他选拔了那些身经百战、忠诚可靠之人,如曾在边关与他并肩作战的陈武、李虎等。同时,他还从各军中挑选精锐之士,组成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大军。

    出征前,林澈在军营中举行了盛大的誓师大会。他身着战甲,威风凛凛地站在高台上,望着台下士气高昂的将士们,大声说道:“将士们!如今幽州节度使赵德言叛国投敌,勾结契丹,妄图分裂我大唐疆土。我们身为大唐的子民,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此次出征,我们定要让叛军知道,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让我们奋勇杀敌,平定叛乱,为大唐的安宁而战!”

    将士们听了林澈的话,群情激昂,齐声高呼:“为大唐而战!平定叛乱!” 那声音响彻云霄,仿佛要将天地间的一切邪恶都震碎。

    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幽州进发。一路上,林澈不断思考着破敌之策。他深知契丹军队的骑射厉害,正面交锋恐会让唐军陷入苦战。于是,他决定利用自己在近代所学的军事知识,结合当地的地形,制定一套独特的作战计划。

    当大军行至距离幽州还有百里之地时,林澈下令扎营。他带着陈武、李虎等将领,亲自前往前方探查地形。只见此处地势开阔,一马平川,正是适合骑兵作战的地方。但林澈却发现,在离叛军营地不远处,有一条河流蜿蜒而过,且河流两岸树林茂密。他心中顿时有了计较。

    回到营地后,林澈将将领们召集到营帐中,开始部署作战计划。他指着地图说道:“诸位将军,我们都知道契丹军队的骑射厉害,若在这开阔之地与他们正面交锋,我们恐怕难以取胜。但大家看,这离叛军营地不远处有一条河流,我们可以在河上搭建浮桥,佯装要渡河进攻。同时,我们在河流两岸的树林中埋下伏兵。等叛军前来阻拦我们渡河时,伏兵便可从两侧杀出,截断他们的退路,将其一举歼灭。”

    将领们听了林澈的计划,纷纷点头称赞,但也有人提出担忧:“将军,此计虽妙,但搭建浮桥需要时间,若被叛军发现我们的意图,提前发动攻击,那该如何是好?”

    林澈微微一笑,说道:“这个不用担心。我们可以先派出小股部队,在离叛军较远的地方佯装搭建浮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真正的主力部队则在暗中悄悄搭建浮桥,同时加强戒备,防止叛军突袭。”

    众人商议已定,便开始按照计划行动。林澈派出一支由五百人组成的小股部队,在离叛军营地十里外的地方,大张旗鼓地开始搭建浮桥。他们故意制造出很大的动静,让叛军误以为唐军主力在此。

    赵德言得知唐军在搭建浮桥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