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回 李三郎登基坐殿 (第2/3页)
则在宫中安排了眼线,密切关注着朝堂上的动静,以防有人与武氏余孽里应外合。
一切准备就绪后,林澈便等待着武氏余孽的行动。果然,没过几天,武氏余孽以为有机可乘,便率领着一群人朝着京城赶来。他们趁着夜色,悄悄地接近京城。然而,他们刚进入埋伏圈,林澈便一声令下,伏兵四起。士兵们手持武器,呐喊着冲向武氏余孽。武氏余孽没想到会中埋伏,顿时阵脚大乱,纷纷四处逃窜。林澈亲自率军追击,他挥舞着长剑,在敌群中左冲右突,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武氏余孽被打得落花流水,大部分人被当场抓获,只有少数人趁乱逃脱。
林澈将抓获的武氏余孽带回京城,进行审讯。在严刑拷打之下,这些人终于交代了他们的阴谋:他们计划在李隆基登基的当天,混入人群之中,趁乱刺杀李隆基,然后再煽动京城的百姓,制造混乱,企图让武氏后人趁机夺回皇位。林澈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大怒,他立刻将这些情况告知太平公主,并与她商议如何应对。太平公主说道:“林郎,看来这些人是铁了心要破坏隆基登基,我们必须加强对登基大典的安保措施,确保万无一失。同时,我们也要加快速度,将这些武氏余孽彻底铲除,以免再生事端。”
林澈点头表示赞同,他立刻开始加强京城的防御,增派了大量士兵守护在皇宫和登基大典的现场。同时,他还与太平公主一起,对朝堂上的大臣们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清查,将那些与武氏余孽有勾结的大臣全部揪了出来,将他们绳之以法。经过一番整顿,朝堂上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支持李隆基登基的声音也越来越高。
终于,到了李隆基登基的日子。这一天,长安城内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想要亲眼见证这一重要的时刻。皇宫内,更是一片庄严肃穆的景象。李隆基身着华丽的龙袍,头戴皇冠,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走向登基的高台。林澈和太平公主则站在一旁,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欣慰。
就在李隆基即将登上高台之时,突然,人群中出现了一阵骚乱。只见几个黑衣人手持利刃,朝着李隆基冲了过去。原来,这是武氏余孽的最后一次反扑,他们虽然大部分人已被抓获,但仍有少数漏网之鱼,企图在这最后的时刻进行拼死一搏。林澈见状,心中大惊,他毫不犹豫地抽出长剑,冲向黑衣人。他一边跑,一边大声喊道:“保护临淄王!” 太平公主也迅速反应过来,她从腰间抽出匕首,加入了战斗。
林澈的剑法凌厉,他在黑衣人群中如入无人之境,每一剑都带着强大的力量,逼得黑衣人连连后退。太平公主也毫不示弱,她的匕首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每一次出手都精准地刺向黑衣人的要害。在他们的英勇奋战下,黑衣人渐渐抵挡不住,纷纷倒在地上。然而,就在林澈与一名黑衣人首领激战时,另一名黑衣人趁机朝着李隆基扑了过去。李隆基身边的护卫们立刻上前阻拦,但那名黑衣人武功高强,竟然突破了护卫们的防线,眼看就要刺到李隆基。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林澈大喝一声,使出浑身力气,将手中的长剑朝着那名黑衣人掷了过去。长剑如同一道闪电,直直地刺入了黑衣人的后背。黑衣人惨叫一声,向前扑倒在地,李隆基终于化险为夷。
经过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登基大典终于顺利举行。李隆基成功登上皇位,成为了大唐的皇帝。他望着台下的众人,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自己能登上皇位,离不开林澈和太平公主的支持与帮助。他走上前,紧紧握住林澈和太平公主的手,说道:“林将军,太平公主,今日我能登基,全靠你们二人。大唐有你们,是大唐之幸,百姓之福。” 林澈和太平公主连忙跪地行礼,说道:“陛下登基,乃众望所归。我等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开创大唐的太平盛世。”
李隆基站在高台上,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壮志豪情。他知道,接下来的路还很长,他要治理好这个庞大的国家,让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而林澈和太平公主,也将继续陪伴在他的身边,为大唐的繁荣和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新的时代,他们将面临新的挑战,但他们毫不畏惧,因为他们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彼此的支持。
登基大典结束后,林澈和太平公主回到公主府。经过这场风波,两人都感到十分疲惫,但他们的心中却充满了喜悦。林澈看着太平公主,说道:“公主,如今隆基已顺利登基,我们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 太平公主微微点头,眼中闪烁着泪花,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