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拉珠立大功 (第2/3页)
苏尔电器厂第三条生产线已经落地,现在正需要人手。
风声一传出去后,很快就吸引来了大量的游民。
谁不知道苏尔电器厂的名声?它在孟买的劳工阶层中,几乎人尽皆知。
高工资的传闻自不用说,仅凭它把工人当人看这一点,就足以让很多其他公司在职的工人叛变。
他们原本的工作环境惨不可言,很多人都是从比哈尔或北方邦而来。
他们可能八岁就进厂打工,却做不过二十岁便要被辞退,因为多年劳作使他们无法像最初那样眼明手快。
他们没有朋友,没有社交圈,没有指望,也没有未来。
这些打工者如果能在周日看一场马拉塔.曼迪尔影院的深夜电影,或者能在朱胡海滩的人潮中看一眼广阔的大海,便心满意足了。
每天下午他们蹲坐在地,直接从锅里盛饭吃。等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他们会躺倒在之前坐了十四小时的那方寸之地,从低矮的厂房里试图看外面的夜空,和不远处耸立着的高楼大厦。
他们机械而麻木,对孟买从来不报什么期望。但如果有了挣脱的机会,他们也会奋不顾身,就像飞蛾扑火。
苏尔电器厂后面的贫民窟都成了他们的奢望,那里对比原工厂的方寸之地无异于豪宅。
听说那块地是苏尔医生主动争取来的,不向工人收一分一毫的租金。
苏尔医生果然是个好人,全孟买人都知道。
面对汹涌而来的游民,新招聘来的人事部大学生手忙脚乱。
最后还是生产主管阿尼斯出面,才维持了秩序。
他列出了数条招聘条件,读过书的、有经验的、听话的粗粗一筛选就打发走了大部分人。
孟买的人口太多了,穷人也太多了。你没法同情,只能像赶老鼠一样,把他们撵走。
至于办公室里的这些,他们都是外邦来的经销商。
电视广告的效果立竿见影,苏尔电器的名声不再局限于马邦和古吉拉特邦等这边地区。
它开始向内陆邦渗透,那些嗅觉灵敏的商人最先找上门来。
“苏尔先生,您的工厂不应该建在孟买,而应该在昌迪加尔。”一个旁遮普商人看起起来颇为遗憾。
“孟买是印度的商业中心。”罗恩笑了笑,示意拉珠上茶。
“但水空调这么棒的产品,只有在旁遮普才能大展身手。那儿气候干燥,有大片的沙漠。
很多人夜里睡觉的时候,甚至会火大的流鼻血。他们会为水空调疯狂的,一定会争相抢购。”
罗恩知道这个旁遮普商人说的是实话,水空调这种产品很适合干燥的内陆地区。
孟买每年6月份开始会有长达三四个月的雨季,那时候天气会变得又闷又热。
水空调完全没有用武之地,甚至会成为潮湿空气的帮凶。
但没法,就像他说的,孟买才是印度的商业中心。
这里有最开放的氛围,最好的政策,最稳定的供电,最廉价的劳动力。
换到北印度其他邦,别说市场问题,就连工厂都开不起来。
那里白天大多数时间都停电,晚上来电两小时。这对工厂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