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让纳什像库里那样去打球? (第2/3页)
。
马刺队这边只是刚刚回到自己半场,山猫的进攻就已经来了,才刚刚站定位置的马刺队根本来不及展开防守,只能以最简单的人盯人战术来防守。
帕克盯防纳什,来而不往非礼也,帕克的速度是很快,但纳什也不是吃素的,防守端盯不住,可进攻端想要过掉对方对于纳什而言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教科书般标准的变相误导,帕克上当被纳什加速一步过掉,冲入禁区的纳什在吸引邓肯前来补防后,手递手传球给篮下的约什.史密斯,后者原地起跳双手暴扣得分。
比赛刚开始,两队斗了一个旗鼓相当,难解难分,比分一直在交替上升中。
邓肯在禁区内具有绝对的优势,尽管挨了史密斯一帽,但认真起来的他想对付史密斯自然不是什么问题。
仅第一节比赛,邓肯便9投6中,砍下12分5篮板2封盖,效率惊人。
尤其是比赛开场几分钟后,山猫队这边换下帕金斯,却没有再换上中锋,而是让鲍里斯.迪奥上场后,邓肯在山猫队禁区内就更是如同蛟龙出海一般无人能挡。
可即便如此,马刺队依旧未能像想象中那样在赛场上获得主动权。
山猫队这套无中锋奇葩阵容虽然几乎完全放弃了内线防守,只有2米06的约什.史密斯一人镇守篮下,可作为牺牲内线的代价,换来的却是进攻端的整体升华。
鲍里斯.迪奥的登场让山猫队又多了一个外线持球点,纳什甚至可以在一些回合中打无球牵制防守,将处理球的问题交给迪奥。
这也是姜阳制定的战术之一,很多人对于纳什的刻板印象就是炮轰大师,组织传球能力无敌,需要有球在手才能发挥出最大效果。
但事实上在原本太阳队,拥有迪奥的时候他们就经常会这样打,纳什作为主控的粘球程度远没有某些持球大核来的多。
最直观的体现便是纳什两连MVP的时候,包括后续的几年里,他的球权使用率都不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