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三章 武学宗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一百五十三章 武学宗师 (第1/3页)

    百安县衙门,共有三位武都头。

    都可谓是江湖上的一流高手,掌握了内力的习武高人。

    这些掌握了内力的武者,可匹敌练气七层以下的修士,乃是比天命司巡查使还要稀缺的职位。

    作为武都头,都是从八品的官职。

    再进一步的话,便可前往京州,考取武行功名,或者前往各州世俗武学宗门修行。

    凡人的武功再进一步,突破后天境的限制,跨入先天境领域后,便是一代武学宗师,可向朝廷申请开宗立派了。

    可负责教授凡人武学。

    然而愿意这般的武者,可谓是少之又少。

    整个牧州境内,目前也就只有两个凡人武学宗门,分别为禅语寺、漳河派。

    十八山的小罗汉韩魁,当初便是禅语寺的和尚。

    而马玲的家人,则是漳河派的人。

    对于这些修行世俗武功的宗门,大乾国有明文规定,将拥有高度自治权,与地方神祇无异,同样可通过维护地方安危,建立功勋,免除一部分税赋。

    但这些凡人武学宗门,也有相关的限制。

    那就是必须要保持拥有一位以上的先天境武学宗师坐镇,担任朝廷的从七品官职,地位与李默的副总旗职位相当。

    而若出现传承断代的情况,其他武学门派有权取而代之、武学兼并。

    朝廷不会阻止相关的传承交替。

    从这一点上来说,世俗的武学门派,与修士的各大仙山圣地如出一辙,只是各大仙山圣地要求至少有一位元婴期修士坐镇而已。

    但事实情况是。

    绝大多数的武者,在修行有成后,都更愿意前往夏国,获得进一步的提升,以求有朝一日达成所谓的金丹大道,从此看似与修士无异。

    但据李默所知。

    实际上两者仍是有所不同。

    修士的修行,是依靠灵根,武者的修行,则是依靠灵觉。

    具体比喻的话,天地灵气,为江河大海,修士是鱼,天生靠鳃呼吸,可以无忧无虑遨游。

    武者是龟,拥有了更强的肺,可以一定程度上的遨游。

    当然。

    这种比喻也不一定对,仅限于李默目前的认知而已。

    但大乾国境内,历来不乏有志之士,完成了以力证道,突破了先天境的限制,最终以凡人之躯比肩修士,成为无数武者口中的神话人物,在朝廷中担任要职。

    只是这点儿传说级存在,相较于修士的庞大基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凡人想要通过武学,以力证道,其难度从大夏国几乎集结了整个中原武学人才,却只能作为六大国的末尾,便可见一斑。

    张勤心事重重地来到百安县。

    他作为华安镇相约衙门参加此次考核的三位捕快之一,并没有太大的把握。

    对于考核的内容,他已经熟记于心。

    第一关是武学考核。

    参加考核者,需要经过至少两位武都头的首肯。

    对于这一关,张勤倒是颇为自信。

    他的武学天赋虽然并不算优秀,但却胜在刻苦,如今已经是他习武的第十三个年头了,他自信能够通过。

    果然。

    张勤在一番对战演练后,顺利地通过了第一关考核。

    三位在此负责考核的武都头,都对他给予了肯定,这让张勤稍稍地松了一口气。

    但能否晋升为捕头,并不仅仅只是武功高低决定。

    成为捕头后,便会成为大乾国从九品的朝廷命官,而大乾国的捕头乃是替换补位制度,俸禄由大乾朝廷直接发放。

    也就是说。

    大乾朝廷的捕头数量是确定的。

    只有当一个捕头晋升、辞职、死亡、退休后,出现一个空位,才能再晋升一个新的捕头,这和天命司的小旗制度很像。

    再之后的武都头,则反而没有类似的限制了,亦如天命司的副总旗。

    毕竟境界本身便是一种限制。

    张勤看了眼各镇通过初步考核的捕快,一共有十三人,但此次考核仅仅只有三个空缺而已。

    接下来是比拼破案功勋。

    得益于六年前华安镇滩河大邪祟事件,张勤深度参与了此次案件,受到了表彰,收获了功勋,因此这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