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 (第2/3页)
根转过头来,满脸恳切地对工作组的同志们说:“各位领导,请您们行行好,帮帮我们这个忙吧。看在我哥哥一直以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的份儿上,就让他先打个借条从生产队里预支一点钱吧......”他言辞诚恳,眼神中透露出对得到帮助的渴望与期待。
工作组的成员们相互交换了一下意见,经过一番商议后终于做出决定:“好吧,既然现在账目已经理清了,那就允许他支取一部分资金吧!”
听到这个消息,邹水根激动不已,连忙道谢:“谢谢领导!太感谢您们了!”
“谢谢领导!真的非常感激!”邹水金他连连鞠躬,表示内心的诚挚谢意。
然而,一旁的邹诒秀却显得有些不高兴,嘟囔着嘴说道:“哼,今天要不是看在工作组的面子上,我才不会让你从生产队里拿走一分钱呢!”他的语气中带着些许不满和埋怨。
邹水金目不识丁,于是请水根帮忙代写了一张欠条,然后按下自己的手印。邹水金总算拿到了钱,可以购置些年货回家过年了。
然而,这么一来,邹水金又欠下了生产队 20元,累计欠款已达 58元之多。就这样,他成为了生产队里名副其实的欠债大户,背负着沉重如山、难以偿还的债务。
从此以后,他们全家每年累死累活的干活,低着头做事,生产队里分啥他们家都是最少的,全家人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直到后来实行分组包干包产到户政策,他才终于还清了所有的冤屈债务。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已是二十个春秋过去。直到此时此刻,邹建民偶然间发现了父亲那张价值 89元的票据,它竟然一直静静地躺在父亲的小皮箱里。
由于邹水金不认识字,自然无从知晓这究竟是何物,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一定是张纸条无疑。
于是乎,这张让父亲蒙冤受屈长达二十余载的票据,便被小心翼翼地珍藏至今……
这一切都源于他家穷,没有读书就没有文化所带来的无尽悲哀……
言归正传,邹水金满心无奈地前往生产队,借来了整整二十元钱,只为能赶去虹桥供销社购买一些过年所需的物品。
虽然心中有些不悦,毕竟这笔债务来得莫名其妙,但又有什么办法呢?谁让自己目不识丁,就算受了委屈也无处诉说啊!然而无论如何,新年总得过得稍微体面些才行。
他精心挑选了带鱼、海带干等各种年货,然后又换取了一些面额为五毛钱的零散钞票,打算作为给孩子们的压岁红包使用。
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一切都如往昔一般,人们早早便开始忙碌起来,着手准备一年一度的年夜饭。
西山生产队客家人,个个从清晨一直开始忙碌着。
午餐时分,则依旧延续着客家人的习俗——吃萝卜块。将煮熟的萝卜切成块状放入碗中,接着撒上些许辣椒粉,淋上少许酱油,搅拌均匀后即可食用。
"真好七(吃)呀,老凤,你要吃几碗呢......"邹建民一边津津有味地品尝着萝卜块,一边向姐姐询问她想要吃多少。
"老建古你真傻,你现在七(吃)得太饱的话,等会儿年夜饭可就吃不下啦......而且年夜饭那么丰盛,肯定会有很多菜呢......"邹风英笑着回应道。
"可是我还是觉得萝卜块最好吃,我要吃两碗......"邹建民依然坚定地表达着对萝卜块的喜爱之情。
邹建民打小就是个素食主义者,这点随他妈,对荤腥提不起半点兴趣,独爱那水灵灵的萝卜块儿。
饭饱之后,他便迫不及待地跑出门去找邹建文等小伙伴玩耍去了……
时光荏苒,一年一度的阖家团圆、共贺新春之时到了。经过一番忙碌,年夜饭终于被端上了桌。
邹水金家满满当当一桌子美味佳肴,全是妻子付晒花精心烹饪、别出心裁制作而成的。
不过有点遗憾的是,今年邹森田付金香老两口不在大儿子家吃年夜饭。
而老两口选择去了小儿子邹水山吃年夜饭,他家可真是热闹非凡啊!宽敞的客厅里摆放着两张大圆桌,分别属于大伯和小叔两家人。
今儿个正值龙年新春佳节,按照以往惯例,兄弟三,各自个过新年的。这时,邹水根提议道:“袅!今年爸妈在你们这儿过年,要不咱们把两家做好的菜肴都摆放在一块儿吧,大家热热闹闹一起过个团圆年,如何?”
“行呀,哥,我都听你的!”一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