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第二十二章 (第2/3页)
堂走去一路早就铺设了毡毯。行走间,任兰嘉能感觉到身侧的人在放缓脚步迁就她。
她嘴角微微上扬。
到了正堂。正堂中高坐的是任老太爷和任老太太,二人中间的案席上放着两个牌位。正是安宁长公主和任二爷的。
拜别亲人,就要出府。任老太太忍了一日的泪在此时终于落下,任老太爷也眼眶泛红。
任府门外,已被看热闹的百姓团团围住,禁军侍卫们维持着秩序,众人只能远远见到了顺平郡主的一侧真颜。
顺平郡主以公主之礼出嫁,迎亲轿子用是十六抬大轿。这象征着皇室尊贵的轿子,上次见还是先帝迎娶如今的太后之时。
接上新娘,花轿起轿。迎亲队伍走在前头,后头是随新娘出嫁的嫁妆。许多年长的百姓还记得安宁长公主出嫁时十里红妆的盛况。茶余饭后,他们议论了许久。如今再看顺平郡主的嫁妆,那真是比她的母亲安宁长公主出嫁时还要多。迎亲队伍都走出了甚远,还不见嫁妆队伍的尾巴。
侍女和喜娘一路撒着喜钱,路上百姓说着吉祥话。
这一场婚事,冲散了这些时日弥漫在上京城中的阴霾氛围。
过了大半个皇城,到了摄政王府已到黄昏时刻。
下车,铺毡,坐鞍,入帐,拜堂,喜娘一步步指引着两位新人。并排站着不足两拳距离的两人都未曾言语只是各种行礼。
拜堂过后,便是入洞房撒帐。
新娘要坐在床榻上。
坐下的时候任兰嘉看到床榻上撒满了系着彩绦的铜钱,还有些金银混杂其中。大婚撒帐要除了银钱外还要撒上五谷杂粮,寓意早生贵子,五谷丰登。可眼下的帐中并没有五谷。
新娘入洞房,便算是正婚礼完成,新郎要出去待客,新娘坐帐中候夫君。本还有闹新娘这么一个仪程,但太后发话取消了。
“我出去待客,喜娘我也让她退下了。一会有侍女来送膳。你先用些。”
这是今日他对她说的第一句话,随后便是他转身离开的脚步声。
他走了,门被阖上,房中一片寂静。任兰嘉放下扇子,眼前满目红绸。屋子布局陌生,四处张贴着喜字,屋中除了她只剩下摇曳的红烛。
屋子陌生,但陈设却眼熟,屋中的每一件家具都是她的嫁妆,是她出生时,她母亲替她备下的。她如今坐的床榻,每一幅雕花的花样都是她父亲亲自选的。
放下扇子,独坐在屋内。成婚之日虽无双亲送别,但双亲所留之物尽在眼前。也提醒着她,父亲母亲是如何将她捧在手心中疼爱过,只是比起她,他们有更重要的人。所以才双双毫不犹豫抛下她。
静坐了一会,房门被推开,素念提着食盒进来。
素念昨日便来了,有她在,任兰嘉的膳食一向不假与他人手。
“姑娘,奴婢做了些膳食。您用一些吧。”
素念将食盒放在桌上,将食盒内的菜端出摆好,再去床榻边扶任兰嘉站起。婚服裙摆拖曳及地,素念将裙摆提起,方便任兰嘉走到桌边。
任兰嘉倒不是很饿。
“慧心呢?昨日进府后,一切可顺利?”
素念先给任兰嘉盛汤,她知道为了大婚,今日新娘是不能多饮水用汤食的。
“慧心在前头看着嫁妆呢。昨日进府诸事顺利,王府中的管事和嬷嬷对我们颇为客气。奴婢也探了探府中的情况。王府里就王爷和老夫人两位主子,老夫人住东院,王爷往日都住前院。这正院修建好还未住过人。前院中,也只有小厮并没有侍女,老夫人也没有往王爷院中放过通房。”
身为贴身侍女,素念最关心的自然是这府里有没有糟心的人会惹自家主子烦心。婚前虽然也听说摄政王不近女色,但进了府确认后才真正放心。
简单用了几口,任兰嘉便没了胃口。素念将食盒收拢。将食盒递给候在外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