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84沛县之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84沛县之战 (第2/3页)

粮道?”

    大将徐忠略微思考了一会儿,想出了一个计策,于是对朱棣说道:“主公,末将有一个看法,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分析南军的布局,盛庸军和平安军恰好驻扎在我方粮道的两侧,但反过来想,我方军队何尝不是驻扎在盛庸军和平安军到南京的这条敌方的粮道上。既然南军想通过斩断我方粮道,使我方弹尽粮绝,我军又何尝不能通过偷袭南军粮道,使南军土崩瓦解呢?”

    朱棣听完徐忠的观点,眼中一亮,问诸将道:“前军主将徐忠的看法很新颖,我们如果依葫芦画瓢地进攻南军粮道,便可以攻代守,化被动为主动,争取到有利的战机。只是我军目前处于危及存亡之秋,朱能、李彬、徐忠、房宽四位主将一时调动不开,为了调兵遣将偷袭南军粮道,不知诸位心中有没有合适的将帅人选推荐出来?”

    大将李彬将燕军中的将领梳理了一遍,心中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于是站出来对朱棣说道:“主公,末将心中有一个人选,认为他能担当得起此次偷袭南军粮道的重任,此人便是我的下属李远。李远本为蔚州卫指挥佥事,靖难之役期间投靠了我方,分配到我的手下。我与此人共事期间,发现此人文韬武略,精通兵法,是位不可多得的军事将领,可堪大用。”

    朱棣见李彬将李远夸奖得如此优秀,心中已有主意,于是对众人说道:“既然右军主将李彬精准推荐李远作为此次偷袭南军粮道的主帅,我们姑且给李远一次机会让他证明自己的才华。但此次南征事关重大,不可儿戏,主帅已定为李远,不知副帅诸位有什么看法?”

    大将房宽见朱能、李彬、徐忠都站出来献计献策,这次自己说什么也要抓住这个抢答机会,于是不假思索地站出来对朱棣说道:“主公,末将跟孟州苏门的薛平贵相熟,知道薛平贵武功高强,精通十八般武艺,恳请主公恩准薛平贵担任此次南征的副帅,并批准薛平贵手下的徐记、刘恨、薛辱、窦诗、王诵,陈纯、黄恒、曹湛、许昂、习炎这十员将领参与进此次南征的战斗之中。”

    朱棣听完房宽的叙述,疑惑地问道:“房宽,你既推选出了副帅薛平贵,我自然是乐意接受的。只是薛平贵现在人在孟州,而孟州又与中原相去甚远,不知道薛平贵与他手下的十员虎将能否准时到达战场?”

    房宽为了打消朱棣的疑虑,于是对朱棣说道:“主公,此事不需多虑。我现在马上写书信给薛平贵,让他即刻带着他手下的十员虎将快马加鞭地赶往徐州沛县与李远将军汇合,薛平贵等人必能准时抵达战场。”朱棣听完房宽的回答方才安心,一切依计行事。

    南军统帅盛庸驻扎在德州,平安驻扎在真定,但他们运输粮饷的通道皆在徐、沛之间。南军镇守徐州的将领叫袁宇,此人交友广阔,跟孟州罗门的燕啸天相熟。袁宇为人谨慎,担心自己率领的人手无法保全南军在沛县的粮仓,于是发出书信邀请孟州的燕啸天来帮自己守家,并嘱咐燕啸天来的时候带上他手下的第一谋士孙林登和第一打手何马州。

    李远被燕王朱棣授予南征主帅以后,他便带上轻兵六千,向徐州沛县出发。为了混淆视听,李远和他手下的士兵均穿戴上了南军的盔甲,他们假装是为南军运输战袍铠甲的,每人在背上插柳一枝,经过济宁、沙河一直到沛县,都没有被南军察觉到异常。李远率军抵达沛县的同时,南征副帅薛平贵也带领着他手下的十员虎将来到了沛县,薛平贵听说李远是通过乔装打扮才能在千里迢迢的路程中躲避南军的追捕,对李远的这项计谋深感佩服。

    袁宇被建文帝朱允炆授予为徐州守将以后,他每日惴惴不安,因为徐州作为南军北伐的粮仓,事关重大,袁宇担心自己能力有限,导致徐州粮仓摧枯拉朽,辜负了建文帝朱允炆对自己的重用和信任。为了保住徐州粮仓,袁宇找到自己的好友燕啸天来军帐内议事,燕啸天也把自己手下的两员得力干将孙林登与何马州带来参加了这次的军事会议。

    只见袁宇率先对众人说道:“徐州乃兵家必争之地,沛县是南军北伐的粮仓,建文帝授予我徐州守将之职,为了不负圣恩,我把众位召集起来,就是为了商讨出如何保住沛县粮仓。”

    燕啸天听完袁宇的话,朝孙林登看了一眼,对他说道:“孙林登,你自诩为我手下的第一谋士,这次沛县遇到了危险,不知道你能想出什么计谋呢?”

    孙林登朝袁宇和燕啸天看了一眼,摇了摇手中的羽毛扇,整了整头上穿戴的白色的纶巾,然后一本正经地说道:“众所周知,薛平贵与燕啸天向来水火不容,根据我的密探发来的情报,薛平贵带着他手下的十员虎将正马不停蹄地赶往徐州,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我猜测薛平贵千里迢迢地赶往徐州,必定会对沛县粮仓有所图谋。为了保住沛县粮仓,我想出了一条计谋,叫做养精蓄锐。”

    袁宇和燕啸天不解地对孙林登问道:“不知你所说的养精蓄锐,该当作何解释?”

    孙林登悠闲地回答二人的问题道:“我们只要据守徐州的险要城池,敌人发起挑战我们坚守不出,然后我们养精蓄锐,以逸待劳,一旦敌人露出破绽,我们马上冲杀出去,保证将薛平贵等人杀不得片甲不留。”

    燕啸天手下的何马州对孙林登的计谋不满地说道:“我们为了养精蓄锐而坚守在城池内不出去与敌人迎战,岂不是成了缩头乌龟了吗?如此胆怯懦弱,恐将遭到江湖中人的耻笑。我何马州自诩为燕啸天手下的第一打手,艺高人胆大,我主张由我率兵出城迎敌,保准将薛平贵等人打得落花流水,哭爹喊娘。”

    袁宇见孙林登和何马州提出的应敌方案互相矛盾,一时不知道该听谁的好,这时燕啸天岀来打圆场道:“孙林登的养精蓄锐蓄锐略显胆怯,但何马州的出城迎敌又似在逞匹夫之勇,我建议袁守将作两手准备,让孙林登去负责养精蓄锐,何马州去负责出城迎敌,我们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袁宇听完燕啸天说得话,仿佛找到了主心骨,只见他哈哈大笑地说道:“此计甚妙,就按燕啸天说得去做。”

    南征主帅李远与南征副帅薛平贵在徐州会合以后,便召集诸将商讨劫掠沛县粮仓的计策。只见李远对众人说道:“南军在徐州的守将叫做袁宇,根据我查找的资料得知此人是一员猛将,并且根据我搜集的情报来看,袁宇还找来了燕啸天以及燕啸天手下的孙林登与何马州来据守城池,如此看来,我们燕军想要攻占沛县粮仓,恐怕是非常困难了!”

    薛平贵听完李远的担忧,笑呵呵地对他说道:“老兄弟,你不要着急,燕啸天跟我是死对头,他有几斤几两我心里还是知道的,他的手下有孙林登与何马州,我手下可是有十员虎将,他们个个是能人异士,比如徐记善使两把大斧,刘恨善使一柄弯刀,薛辱善使一张魔毯,窦诗善使一把铁剑,王诵善吹一支横箫,陈纯善使判官笔,黄恒善使流星锤,曹湛善使七贤鞭,许昂善使二郎枪,习炎善使薄凤环,我们有这十员勇士协助,在气势上早已压过了敌人,袁宇及池带领的徐州守将不过是小打小闹,又有何惧哉?”

    李远听完薛平贵的话,感觉像是吃了定心丸,于是和薛平贵等诸位将领商量起了接下来的军事行动。薛平贵通过分析敌我形势后说道:“如今袁宇有坚固的城池可以据守,我们却远道而来,没有稳定的根据地,所以我主张这场仗我们应该打得速战速决,而不可恋战,使自己陷入被动。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如何赚开袁宇的城门,然后我方大军压境,趁火打劫,一举拿下沛县粮仓。”

    李远对薛平贵的看法深表赞同,于是问在座的诸位将领:“谁愿意打头阵攻下袁宇的城门?”

    薛平贵手下的十员虎将皆跃跃欲试,他们踊跃地报名,表示十人愿意齐心协力共同拿下徐州的城门。

    次日,也就是六月初九,李远和薛平贵带着十员虎将兵临城下,来到徐州城门前搦战。孙林登建议袁宇坚守城池不出,但何马州的大刀已经饥渴难耐了,只见他领着一行士兵,放下城门,拍马来战薛平贵手下的十员虎将。

    阳光明媚,李远和袁宇双方的战士在徐州城门前摆下阵来,仅在两军中间留下一块沙场供双方将领比试过招。袁宇放首先拍马来战的是何马州,只见何马州骑在一匹壮硕的青马之上,纵马驰骋,向沙场疾驰而去,李远这边是十虎将之首的徐记请战要求出阵迎敌。

    鬼斧手徐记留着一脸络腮胡子,身材粗壮,看面相便知是一介莽夫。何马州身骑白马还未近得徐记身前,徐记已经将两把大斧挥舞的虎虎生威,漫天斧影,形如鬼魅。何马州忌惮徐记的斧影,不敢靠近徐记的身边,只骑着青马绕徐记轻圈,不时用自己手中的长矛朝圆圈中间的徐记刺挠一下,但均未命中徐记。突然徐记纵身一跃,用自己手中的板斧朝何马州左臂砍去,斧背正中何马州的左臂,疼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