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年轻人就该锋芒毕露 (第2/3页)
案。
没有委婉谦虚的客观理由,陈向北回答的十分简单粗暴。
对于陈向北的个性风格,沙彤其实在接到采访任务的时候,特意紧急翻看外网视频片段做功课。
知道眼前这名年轻人,在国外媒体有着“强硬”跟“狂妄”的评价。
只是沙彤没有料到,打招呼时候看起来挺斯文的陈向北,面对央视的提问也会如此个性简洁。
“陈向北,能不能具体描述一下实力跟成绩?”
沙彤补充了一句,要是采访都如同陈向北这样蹦出几个字,那凑个剪辑时长都凑不出来。
“我用自己的实力征服了欧洲赛道,用雷诺欧洲杯的成绩征服了布朗GP车队,这就是我能得到F1车队青睐,成为测试车手的原因!”
陈向北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放在外界眼中简直锋芒毕露,事实上他仅是在如实陈述。
身为一名中国方程式车手,陈向北没基础、没赞助、没背景、没国籍,属于整个方程式赛车界最为底层的那类炮灰车手。
按照正常流程,陈向北最多跑完雷诺欧洲杯,就得灰溜溜的回国跑房车赛事混口饭吃。
可他却用速度完成了逆袭,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哪怕其中有过张智聪的帮扶,斯塔勒的推荐,核心因素依旧在于陈向北自己的实力。
如果没有雷诺欧洲杯的连冠跟打破赛道记录,张智聪的帮扶会毫无作用,斯塔勒压根就不会推荐素不相识的中国小子,布朗GP车队董事会更看不上陈向北!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要遮遮掩掩的刻意低调?
听到陈向北这句回答,沙彤直接愣了下。
他采访过无数中国运动员,其中包括姚名这种在海外征战的明星选手。
说实话,这些运动员里面有一个算一个,面对央视采访基本上都是保持着中国人习惯性的低调、内敛、谦虚,没有一个如同陈向北这样直接说出“征服”的词汇。
现在沙彤有些明白,为什么国外媒体同行,会用“狂妄”来形容陈向北,确实有着一股少年的锋芒毕露!
“陈向北,看来你对自己实力很有信心。”
沙彤笑着过度一句,然后紧接着补充道:“那你觉得自己未来能成为F1正式车手吗?”
测试车手跟正式车手之间,可以说有着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
基本上只要跑到F2级别,只要你不是垫底的那几个,都有几率获得一份F1车队的测试车手合同,帮助车队测试下模拟器或者开开练习赛当替补什么的。
但能坐进F1赛车座舱的,却没有几个。
“当然,我一定会成为F1车手。”
陈向北给出这个回答,说实话在沙彤意料之中,无非就是语气更肯定了些。
只是接下来陈向北展示了他不同之处。
“并且我还会成为最强的F1车手!”
就如同那句俗语一样,不想当将军士兵,不是好士兵。
连当最强车手的信心都没有,那你还开什么F1赛车?
竞技运动要的就是老子天下第一的狂妄血性,赛车手更是挑战极限拿命去博成绩的项目。
如果去追求什么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你对得起自己这条命吗?
听到陈向北如此张扬的话语,现场央视采访组成员都有些面面相觑。
要知道把话说太满的“口出狂言”,在中国传统观念里面并不是很能接受。
当年刘祥因领奖台上那句“亚洲有我,中国有我”,赛后遭受过众多指责认为他不够谦虚。
这种舆论在08年退赛之后达到了顶峰,曾经的“狂妄自大”如今变成了攻击的把柄。
陈向北太年轻了,还不懂什么叫做“中庸之道”,更没经历过“下山的神”被嘲讽的落魄。
好不容易中国在方程式赛车领域,又出现了一株野蛮生长的嫩芽,身为体育人沙彤觉得自己有责任,去提醒一下陈向北言辞收敛点,避免到时候扛不住舆论带来的重压。
只见沙彤朝摄像师使了个眼色,对方很配合的按下了关机键。
这时候沙彤才开口道:“向北,年轻人自然带有一些锋芒,不气盛那也不叫年轻人了。”
“可是外界不一定能认同你的观念,体育赛事也会存在有输有赢的情况,到时候采访的内容就会变成一把锋利的刀,被人拿来戳心窝,这道理能明白吗?”
沙彤说这番话不是以主持人的身份,更多是一种“长辈”的身份去告诫。
他今天才第一次见到陈向北,却能从眼前这年轻人身上,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志向跟朝气!
这并不是外媒描述的那种狂妄自大,陈向北从始至终无论言语还是神情,都展现出超乎年龄的沉稳跟平静,跟那些“色厉内荏”的轻狂有本质区别。
沙彤不敢说自己阅人无数,至少他有把握对于陈向北的判断,自己没有看走眼。
眼前年轻人好好发展下去,绝对会有一番作为,他不希望看到陈向北扛不住舆论的反噬被击垮。
“明白。”
陈向北很认真点了点头,他知道沙彤想要表达什么。
别说是现在这个时代,哪怕再过十几年,狂妄张扬的运动员依旧饱受争议。
“沙主持,我在欧洲赛道上经历过许多冷眼与嘲笑,他们更期望看到一个中国车手唯唯诺诺,符合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