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29 亚洲最危险的赛道(二合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129 亚洲最危险的赛道(二合一) (第1/3页)

    马自达RX7之所以被称之为“转子天王”,就在于它搭载了一颗堪称信仰级别的转子发动机13B。

    转子发动机有着截然不同于活塞发动机的做功方式,它省去了复杂的进排气门,也不需要连杆和曲轴等传动结构,意味着拥有结构简单、重量轻便、体积紧凑等等优点。

    这些优点放在性能车上面,工程师可以更自由安置以及分配重量,于是乎马自达RX7前后轴荷非常均衡,曾被认为是九十年代操控性最好,平衡性最佳的性能,甚至到没有之一的程度!

    转子发动机优点,缺点同样显著,首先便是它的油耗跟排放极高。

    别看转子发动机1.3L性能,基本上能翻倍相当于活塞的2.6L,油耗却能做到3.0L或者更高!

    后世网络上曾把纳智捷称之为“油耗黑洞”,中石油中石化的战略合作伙伴。

    马自达的转子发动机其实也不逞多让,做成大排量的话不是去加油,可能就是走在加油的路上。

    如果单单油耗的话,其实很多土豪还能接受。

    转子发动机的做功方式,注定了磨损非常严重,材料学没有获得突破的前提下,往往几万公里发动机就撑不住了,这点判定了在民用车领域的死刑!

    曾经的马自达把转子视为信仰,没钱了就好好造民用车赚钱,有钱了就重启转子发动机研发,一直处于某种循环之中。

    只不过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转子发动机命运愈发昏暗。

    原因很简单,材料学要是能突破的话,那为什么不用来解决电池问题?

    只要解决了电池问题,电动车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强的汽车了,包括转子发动机在内的燃油发动机,基本上都走向了穷途末路……

    当然,时代变迁跟科技发展,不影响马自达RX7是一辆很具特色的车型。

    就好比电动时代,依然有很多人玩小钢炮性能车一样。

    “好车。”

    陈向北由衷称赞了一句,内地由于民用汽车工业发展较晚,再加上经济因素的影响,没有经历过九十年代汽车文化浪潮顶峰的洗礼,能看到的经典性能车款式不多。

    港岛依托特殊的历史过往,这方面相当于先行一步,无论是大众R36还是眼前这辆马自达RX7,都算让陈向北大饱眼福。

    “要不试试?”

    秦连杰看出了陈向北的渴望,从旁边箱子里拿出车钥匙递过来。

    既然氛围都到这里了,陈向北自然不会拒绝。

    说实话,他哪怕上辈子,都没有开过马自达的转子发动机车型,还真心有些好奇。

    接过钥匙坐进驾驶舱,秦连杰也是顺势坐进副驾驶位置。

    他上车的第一动作,就是赶紧给自己系上安全带,陈向北这小子开车的速度太猛了。

    哪怕是抵达职业门槛的业余车手,秦连杰都感觉自己抑制不住的心跳加速。

    按照正常的流程,陈向北拧动钥匙之后,RX7应该响起马自达标志性的“ZOOM~ZOOM”引擎呼啸,然后经典老日系跳灯弹出来,一脚油门下去飞驰出车速。

    实际情况却是陈向北钥匙拧到底,这辆马自达RX7却出现了如同拖拉机般的“哒哒哒”声音,连续好几次硬是没能打着火。

    面对这种状况,秦连杰跟陈向北对视了一眼,他脸上浮现出几条黑线,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一丝微妙的尴尬。

    片刻过后,秦连杰才咽了下口水回道:“转子发动机通病,很久没开冷车容易打不着火,我等下叫人过来检修看看。”

    听到这句解释,陈向北算是明白为什么马自达转子发动机名头震天响,实际应用却始终铺展不开,可靠性确实有点差了。

    还好改装店别的不多,就是车多。

    秦连杰直接驾驶着店里的工具车凯美瑞代步,跟在陈向北的大众R36后面一同前往澳岛。

    这个时代港珠澳大桥还没有建立,车辆直接开到澳岛还需要驳船转运,短短几十公里路程算上登船排队时间,陈向北跟秦连杰足足用了接近三个小时,才抵达了东望洋赛道的起点,也就是澳岛友谊大马路的格兰披治赛车大楼。

    由于距离正式开赛还有一周多的时间,东望洋赛道没有封闭依旧作为普通街道使用,只不过在很多弯角处已经搭建起了加强护栏。

    一方面能起到隔绝的作用,另外一方面是保证车手跟两旁居民的安全。

    就在这个时候,秦连杰从凯美瑞下来,拉开了陈向北R36副驾驶门坐了进来,并且开口介绍道。

    “向北,按照往届格兰披治大赛的习俗,得等到练习赛的前一天晚上,东望洋的街道才会彻底清空且封闭。”

    “毕竟澳岛就这么大,长时间封路会造成很严重的出行不便。”

    “嗯,我知道。”

    陈向北点了点头,他虽然上辈子没参加过澳岛F3,但不意味着完全不了解,至少每年都会从新闻里面关注下。

    主要在于后世参与格兰披治赛事的知名车手太多,基本上大家能叫出来名字的顶级车手,都有过来到澳岛参赛的经历。

    比如维斯塔潘、诺里斯、汉密尔顿、拉塞尔、勒克莱尔、奥康,以及来自于中国的周冠羽等等。

    可以这么说,后世现役F1车手里面,大半都参加过格兰披治大赛车。也恰恰是这些顶级车手的加入,才造就了澳岛“F3之王”的头衔。

    方程式赛车界早期还流传过这么一句话,谁成为了格兰披治的冠军,谁就相当于提前统治了F3赛事!

    不过在两千年之后,现实却跟传言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走向,上面提到名字的知名F1车手,强如维斯塔潘都没拿到过格兰披治的冠军头衔。

    相反拿到澳岛F3冠军头衔的车手,纷纷呈现出高开低走的架势,很多连F1都跑不进去。

    最后一个能在F1里面有点水花的格兰披治冠军,还得追溯到2001年的佐藤琢磨。

    出现这种状况的因素,主要还是在于地利优势太过明显,F3级别又没有赛车模拟器练习,你就熟悉几天的赛道,怎么跟别人开了几年的去比?

    就算号称“赛车机器”的维斯塔潘,也做不到在几天时间内,记住弯角、路况、走线等等赛事级信息。

    “那就开两圈感受下。”

    秦连杰不再多言,陈向北这个级别的车手,说一千道一万,还不如让他自己跑。

    点火启动,陈向北沿着东望洋赛道开始行驶。

    本来澳岛就地方小街道狭窄,现如今随着格兰披治赛事即将要举办,还有这全球各地的车迷跟游客纷纷前来,东望洋这条路就跟市中心的繁华路段一样,陈向北时速只能维持在二三十公里左右。

    更为离谱的是,道路两旁临时停靠着很多车辆,就连弯道处都不放过,陈向北很难看清楚道路具体细节特征。

    说实话,陈向北有过心理预期,知道东望洋赛道的路况肯定很复杂。

    但他没有想到会复杂到这种程度,连“走”赛道都充斥着麻烦。

    难怪拿下过F1摩纳哥站冠军,有着“极限哥”头衔的勒克莱尔,未来跑东望洋赛道都被土著给干翻,,这种交通状况完全是懵逼状态!

    “秦连杰,车辆行人太多,有些不好搞啊。”

    陈向北忍不住嘀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