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4 我想要组建车队 (5K) (第2/3页)
三大板块。
研发板块是赛车运动的核心,毕竟一辆车的好坏全看研发怎么样,车手实力再强也开不了一辆拖拉机夺冠。
这个部门有两个分支,灵魂人物则是主导赛车设计跟研发的技术总监,通常具有优异的技术跟科学背景,曾经担任者就是著名空气动力学大师纽维。
另一个技术分支主管赛事,领头人物则是比赛工程师。他们负责赛车的数据收集跟工厂反馈,当然其中还包括各种赛车调校设定,以及跟维修小组的沟通。
某种意义上来说,比赛工程师也是跟车手合作最为密切的人。
运营部门的老大叫做车队经理人,通过车队老板或者董事会的授权,可以统筹跟车队相关的一切事物,红牛车队担任者同样挺出名,他就是前职业车手霍纳。
维修部分相对而言就比较简单理解,说白了就是一群修车的,领头那个称之为首席技师。
陈向北目前想法不涉及研发跟运营,仅从要求跟难度最低的维修部门做起,
梁驰他们有着多年研发跟维修CFR2000的经验,理论上适应雷诺赛车,乃至于更高级别方程式赛车的难度都不大。
听到陈向北这句解释,梁驰跟秦连杰两人没有说话,他们都在脑海中思索着可行性。
片刻过后,梁驰才开口道:“单纯组建维修团队的话,我们倒是没什么问题。”
“问题是职业车队,怎么可能让你安插人进去?”
从来没有什么独立维修团队的说法,必然得依附在一支职业车队身上。
职业车队不是慈善家,本田这样的汽车巨头厂商更不是善茬。他们参与赛车运动,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培养自己的赛事人才,以及研发跟验证各项前端科技。
陈向北一个不流入的小角色,凭什么能摘桃子呢?
“我有办法,等成功了再告诉你们。”
梁驰的顾虑,陈向北可以说想了两辈子,很多困难都思索出各种应对的方式。
当然,这种事情没有谁能保证百分之百成功,如果不是听到华赛体育倒闭,团队成员要各奔东西的消息,陈向北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提前说出来。
他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赛事中拿到成绩,提升自己的名气,这样才有未来谈判的资本!
当天晚上梁驰跟秦连杰两人,没有选择到酒店开个房间休息,而是直接在公寓打起了地铺,方便第二天跟陈向北一同前往铃鹿赛道。
秦连杰公寓本来就是日式榻榻米风格,打地铺说实话跟睡床上也没多大区别。
隔天早上三人洗漱完毕,随便吃了点东西就准备出发。
陈向北打开房门,却看到了秦秋雨正站在走廊,脸上神情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见此情形,陈向北主动询问道:“要找你哥吗?”
没想到秦秋雨却摇了摇头道:“不是。”
“那有什么事吗?”
“我想跟你们一起去赛道观战。”
秦秋雨之前接触的全部都是些街头赛车,前段时间还是她第一次前往赛道,本想看看职业车手山本尚贵的实力。
结果陈向北意外跟桥本一郎跑了场,让秦秋雨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原来在赛道的主场上面,职业车手跟业余之间的差距居然这么大!
现在陈向北又要跟山本尚贵比赛,她更好奇职业车手之间,又会有着怎样的画面。
还没等陈向北回答,秦连杰听到两人对话走了过来,习惯性开口道:“你这个年纪就好好读书,别总想着什么赛车,特别是跟一群不三不四的人一起,知道有多危险爸妈有多担心吗?”
“那你自己不是这样吗?”
秦秋雨反问一句,她会接触街头赛车,某种程度上就是受到哥哥秦连杰的影响。
“我……”
这一瞬间秦连杰有些无言以对。
人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明明自己都没有做到的事情,却又想着别人不去做。
更为矛盾的点在于,还不能眼睁睁看着放任不管。
“去吧,对职业赛车感兴趣,总比混街头强。”
陈向北笑着拍了下秦连杰肩膀,与其强硬阻止不如引导。
……
陈向北这边四人出发的时候,铃鹿赛道那边已经称得上热闹非凡,围场内的主看台起码坐了近万名观众。
这就是健全赛车体系带来的基础,同级别的赛事放在国内举办,基本上现场观众人数能破千人就不错了,其中大多数还是赠票跟亲友团。
维修通道更是能用“人山人海”来形容,整排P房已经全部开放,十几支车队的车组成员正在调试设备。
要知道日本身为亚洲最强赛车国度,他们不仅仅有汽车厂商的厂队,还有许多改装配件的赞助车队,比如说童梦、无限这种。
还有就是车手退役之后组建的私人车队,诸如国光、亚久里等等。
厂队相比较赞助车队跟私人车队,自然拥有着更多的资源跟人才吸纳能力。
不过放在低阶方程式里面,由于使用的都是统规制式赛车,技术领先方面的优势其实并不明显,更多是看车手的个人能力,拥有好苗子就有夺冠的可能。
事实上日本本土汽车赛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