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六章 民以食为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二十六章 民以食为天 (第3/3页)

天,李学军和他说完,他就去找主管后勤的副厂长汇报过了。

    当时可是拍着胸脯保证,一定能解决工人的营养问题。

    “学军,安排人称重,可别亏待了老乡们,收购价……就按4毛5算!”

    领导一句话,每斤又多了5分钱。

    2000斤,那就是100块钱。

    但是,很显然,这100块钱也不是好拿的。

    “小兄弟。”

    “您叫我天明就行!”

    “这个名字好啊,天明!”

    孙福满说着,看向了李学军。

    他要是没记错的话,李学军家的老大叫天满。

    “天明,这鱼一个月能送几趟?厂里确实难,各种物资紧缺,尤其是后勤这一块,供应不足,工人师傅们缺少营养,工作效率提不上来,厂里的生产任务如果完不成的话,那是要出大事的。”

    好家伙的,一条鱼都关系到国家大事了。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饭碗里的事可不是小事。”

    李天明来的路上,已经在心里盘算过了。

    “孙处长。”

    “叫啥孙处长,叫叔!”

    嚯!

    如果放在以后,大国企的实权处长,李天明这样的老农民,就算满脸赔笑的往跟前凑,人家要是能低头看他一眼,都对不起下巴上的肉。

    为了口鱼吃,孙福满不惜把姿态放低。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还真没说错。

    “孙叔!”

    李天明上辈子也曾走南闯北,深谙顺杆爬之道。

    “您也知道,马上就是秋收了,地里的活不能耽搁,像今天这样,每个月最多也就送个六七趟。”

    “这次送来多少?”

    “也就两千斤!”

    两千……

    六七趟的话,才一万多斤。

    厂里有一万多工人,一人也就能分到一斤鱼。

    这显然远远不够。

    孙福满还计划着,过年的时候,给每个工人分上一条呢。

    “能不能想想办法,一次多送些。”

    李天明脸色犯难。

    “孙叔,不是不想多送,马车就停食堂门口,您也都看见了,实在是没有放鱼的家伙。”

    孙福满闻言立刻想到了,昨天李学军说的,希望能用一部分废铁板顶卖鱼的钱。

    “厂里免费给打一个大水箱。”

    这就免费了?

    “你们支援我们钢厂,我们难道还能小气了,还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孙福满也看出来了,这小子就是个人精。

    “其实,最简单的办法,还是厂里能派辆车,去村里拉,那样……”

    话还没等说完,孙福满的脑袋就摇得好像拨浪鼓一样。

    “不成,不成,这个不成。”

    厂里的每辆车任务都非常重,而且,一水儿的老嘎斯,平时放着不动,还老出毛病呢。

    专门派一辆车去拉鱼,这事根本办不到。

    “卡车不行……你们村有会开拖拉机的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