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龙君 (第2/3页)
至包括长安府的妖孽天骄!
姜见的考核分,同样急速飙升!
在圣殿那里,清晰显示!
自从没了1号,姜见的村民队伍,只死过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后来补充的村民。
分配到长安府天骄时,此人战斗经验太少,被杀招强行诛杀,其他人根本来不及救援。
“第168次分配,战斗胜利!”
行梯门户落下,7号浑身鲜血淋漓,一瘸一拐,走了出来。
最后一次战斗,同样是惨胜。
十个村民,只回来七个。
足足死了三个人。
这是最近几天以来,姜见的村子,伤亡最多的一次。
7号跌坐在水井前,捧起金色井水,大口大口喝了下去。
其身上的伤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急速恢复。
另外几个村民,陆续回到水井前,沉默着喝着井水,没人说话。
“我们几个,好像通过圣选仪式了?”
4号坐在地上,挤出一个笑容,“等拿到天赋,应该就可以修炼了。”
还是没人回答他。
村民们,虽然心思不同。
但相同的是,他们脸上,没有半点喜色。
刚才死的三人,与他们朝夕相处,并肩作战。
几天时间,上百场战斗。
就差一步。
黎明的曙光,就在眼前。
但那三个人,却倒了下来,悄然死去。
成为圣选仪式下面,累累白骨里,不起眼的一堆。
“如果没有他们三个,我们活不下来。”
7号少女扯着破烂布衣,用袖子抹了把脸,忽然开口。
剩下村民中,顿时有几人,露出痛苦神色。
另外几人,虽然心思深沉,神情冷肃。
但听到7号的话,还是身躯颤了一颤,将目光看向别处。
刚才的战斗,实在太难。
每个人,都拼尽了全力。
若不是7号少女,在队友的拼命牵制中,触碰到了对方水井。
己方村民,只怕会死伤更多!
“我可以断定,咱们喝下的井水,要比对方井水,强出许多!”
4号斩钉截铁,“若非如此,方才的战斗,咱们绝不可能胜利!”
有人则说道:“我们几个的默契配合,同样至关重要。”
听到这话。
有村民冷笑道:“你真以为,战斗接连胜利,都是咱们的功劳?”
他抬起头来,望向石台上方,高高在上的白袍少年。
“我们互相配合,拼命搏杀,顶多占据四成!”
“其余六成,都是圣选本身的修炼底蕴!”
“表面上看,是咱们这些圣选仪式参与者,在互相比拼。”
村民收回目光,“实际上。”
“是这些圣选,以我们为棋。”
“真刀真枪,实打实的拼杀底蕴!”
“当然。”
他喝了一大口井水,站起身来,“我们也不要妄自菲薄。”
“圣选大人,能够一直胜利。”
“其中,虽然其本身底蕴,占据更多因素。”
“但这种结果,与我们的努力,绝对脱不开干系!”
说话间。
方才的哀痛气氛,渐渐散去。
毕竟,参加圣选仪式,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
只要踏进这个门,就应该做好留在这里的准备。
石台上。
姜见这里,则是接连响起提示声!
“分配对战结束!”
“正在进行考核分评定!”
“一小时后,入学考核完成!”
听到声音。
姜见眉头微蹙,心下却在思索。
地月学府,作为地球的核心进修学府,有一整套完整的教育方案。
或者说。
不只是一套方案,而是有许多套方案。
就像每次入学考核,其内容,都不尽相同。
姜见这里,已经有所察觉。
这考核,必然与自己接下来的修炼,有着关联!
一小时,很快过去。
202个圣选,都待在各自的村子里,安静等待。
终于。
天穹大阵涌起光芒,提示声音,在每个人耳边响起。
“评定已完成!”
姜见面前,阵法光流垂落,清晰显现出一面光幕!
“地月学府,姜见。”
“入学考核,评定如下。”
“分数比重从高到低,依次排列。”
“修炼底蕴评定:100分。”
“战绩评定:100分。”
“灵慧评定:100分。”
“统御评定:98分。”
“战损评定:87分。”
“入学考核,总评分如下,计入排名。”
“同分者,按照分类比重排名。”
光幕底部。
两行大字,泛着金光。
“地月学府,姜见。”
“总评分:99分。”
持续几秒后。
阵法光幕,悄然溃散。
“难道。”
“接下来的修炼,与统御有关?”
姜见目露思索。
下一秒。
行梯阵法垂落,将202个圣选,卷出了村子!
若是从上方,朝下俯视。
则会发现。
这些村子,就像一个又一个方格,密密麻麻,整齐排列!
这里的建筑,存在的唯一作用,就是为了入学考核!
轰!
耳畔罡风呼啸,行梯阵法急速攀升,朝天穹高处涌动而去!
202个行梯阵法,穿过重重云层,终于迎来金红炽目的阳光!
天光大亮!
太阳下面,有一座无法形容的巨山,接天连地,矗立在世界中央!
仰起头,隐约能望见。
在巨山顶部,存在着古老巍峨的建筑。
地月学府!
此间世界的生灵,则称其为“圣殿”!
不知过了多久。
身下的行梯阵法,依旧光流弥漫,完全没有能量耗尽的征兆。
姜见这里,甚至隐约估算出。
这座行梯阵法,若是落到“圣山”上,至少都会消耗掉一枚涌泉灵核!
“地月学府,掌控着一个世界。”
“难怪如此财大气粗。”
姜见被行梯阵法笼罩,穿行于天穹,遥望上方圣山,对地月学府的资源掌控,有了更深认知。
现在看来。
相当于小半地球的二重界境,根本就是个完整的世界。
又过了许久。
遥不可及的圣山,终于在瞳孔倒映间,越来越近。
这时。
姜见才看清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