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39 章:考核体系渐完善,激励机制促勤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 39 章:考核体系渐完善,激励机制促勤勉 (第2/3页)

对官员的日常监督,将平时的表现纳入考核范围,避免官员在述职时临时抱佛脚。

    经过数小时的商讨,李轩综合众人意见,初步确定了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的框架。在考核体系方面,设立了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社会稳定、文化教育、廉政建设五个主要考核维度,每个维度下又细分了若干具体指标,并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设定了相应的权重。例如,边疆地区更注重边防安全和民族关系,而经济发达地区则侧重于经济创新和商业规范。

    在激励机制方面,对于考核优秀的官员,除了给予晋升机会和丰厚的赏赐外,还将在朝廷中树立榜样,让其他官员向他们学习;对于连续多次考核优秀的官员,可破格提拔,委以重任。同时,为了激励更多官员积极进取,设立了进步奖,对于在考核中进步显著的官员,也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彰。

    为了确保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李轩决定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他挑选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郡县,将新的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率先推行。在试点过程中,朝廷派遣了专门的监察官员,深入了解实施情况,收集官员和百姓的反馈意见。

    在试点郡县之一的长安附近某县,县令王辉对新的考核体系充满了期待。“陛下推行的这套考核体系,更加全面、公平,让我们这些地方官员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以前,我们只注重经济发展,忽略了其他方面。现在好了,各个方面都有了具体的考核指标,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王辉兴奋地说道。

    然而,在试点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部分官员对新的考核指标不太理解,导致工作开展出现了偏差;还有一些地方,由于考核指标过于严格,给官员带来了较大的压力。监察官员将这些问题及时反馈给了李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