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旧制弊端渐显露,深化改革势必然 (第2/3页)
“刘爱卿所言有理。朕决定,在科举考试中,增加复试环节,由朕亲自出题,选拔出真正有学识、有能力的人才。同时,加强对考试过程的监督,一旦发现作弊行为,严惩不贷。”
对于李轩的决定,大多数大臣表示赞同,但王崇等人却依旧面露不满之色。他们深知,这些改革措施一旦实施,将极大地触动他们的利益。
接下来,李轩又与大臣们讨论了商业、税收等方面的改革。在商业方面,他提出要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更多领域,促进商业的多元化发展;在税收方面,他打算对税收体系进行全面梳理,简化税收流程,减轻百姓的负担。
朝会结束后,李轩回到御书房,心情却十分沉重。他知道,深化改革的道路充满了荆棘,不仅要面对旧势力的阻挠,还要解决一系列复杂的问题。但他心中的信念却无比坚定,为了大唐的繁荣昌盛,为了百姓的幸福安康,他必须勇往直前。
为了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李轩再次微服私访,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需求和想法。他走访了许多村庄和城镇,与农民、商人、手工业者等各行各业的人进行交谈。在与一位老农的交谈中,李轩深刻感受到了土地兼并给农民带来的痛苦。
“陛下,您可得为我们这些穷苦百姓做主啊!” 老农满是皱纹的脸上写满了无奈和痛苦,“那些权贵们不断兼并土地,我们这些小农户根本无力抵抗。如今,我们只能租种他们的土地,每年辛苦劳作,却只能勉强糊口。”
李轩听后,心中一阵刺痛。他握住老农的手,说道:“老人家,您放心,朕一定会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让你们有地可耕,过上好日子。”
离开村庄后,李轩又来到了一个繁华的城镇。在一家茶馆里,他听到了商人们对商业发展的看法。
“如今做生意可真不容易,各种行业都被那些大商户垄断着,我们这些小商人根本没有发展的空间。” 一位年轻的商人抱怨道。
另一位商人也附和道:“是啊,而且税收也重,各种名目的税费让我们不堪重负。”
李轩默默听着他们的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