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六章 叶诗韵的上中下三策(首万加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七十六章 叶诗韵的上中下三策(首万加更!) (第3/3页)

    这招就算可行,估计最少也得个一年半载。

    而远水解不了近渴。

    所以赵俣又问叶诗韵:“诗韵,你的中策,为何?”

    叶诗韵答:“宗教特许权拍卖……”

    按照叶诗韵的想法,让赵俣下旨,将全国两万八千所寺院分为三等九级,拍卖各级寺院住持任命权(任期五年),同时开放紫衣师号民间申领(每年五千道,每道三百贯)。

    其经济逻辑是,宗教市场管制创造行政垄断租金,信仰需求刚性支撑价格体系,非税收入规避士大夫抵制。

    叶诗韵自信满满地说:“若用臣妾此策,预期年增收一百五十万贯,且稳妥可控。”

    这招,历史上也有,大观四年官方售出度牒三万四千万张(每牒一百三十贯),宣和年间紫衣师号黑市价格达两千贯。《宋刑统》规定私度僧尼者徒三年。

    至于这招,到底能不能奏效,赵俣还是得找一众大臣商量一下。

    赵俣又问叶诗韵:“那下策为何?”

    叶诗韵说:“下策是海外贸易期权体系。”

    叶诗韵详细说道:“在广州或明州设立市舶期权司,发行南海贸易季风期权(分春、夏两季),每份期权定价两千贯,可认购两千料商船仓位。”

    赵俣依稀记得,宣和年间,蔡京好像用过这招。

    接着,叶诗韵总结,“臣妾这三策并行,首年可筹六百五十万贯,优先以盐政改革吸纳江南资本,次以宗教拍卖收割北方财富,再次之以海贸期权引导资金出海,不知官家以为如何?”

    赵俣觉得叶诗韵这三招都挺靠谱的,至于行与不行,还得跟一众大臣商量,才能最终确认,毕竟政策这种东西,还得因时制宜。

    不过有一点,那就是,叶诗韵这三招,没有一招是立竿见影的,赵俣现在要对辽国、西夏强硬,不把拖欠将士的军饷给发了,怎么调动军队,怎么鼓舞士气?

    所以,赵俣“贪得无厌”地问:“诗韵,你那有没有那种,立即便能赚它个千八百万贯的良策?”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