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五章 张大谋士(首万加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七十五章 张大谋士(首万加更!) (第3/3页)

,张纯有些操之过急,所以他对张纯说:“朕已与太后说好,改年号为“建中”,不可失信于太后。”

    张纯一想,反正向太后只有一年多的寿命,等她死以后,就再也没有人能牵掣她和赵俣了,那时再进行改革,更能放开手脚,便说:“既如此,此事倒也不急于一时。”

    这时,赵俣看向叶诗韵:“今朝廷财政空虚,将士军饷、官员俸禄皆已拖欠日久,不知诗韵可有教我?”

    赵宋王朝现在明面上最大的问题就是三冗。

    所谓三冗,就是冗官、冗兵、冗费。

    冗官:官员队伍臃肿不堪,众多职位叠床架屋,许多官员尸位素餐,空耗朝廷俸禄,行政效率却极为低下。一份政令从朝堂传至地方,层层关卡,繁琐程序,待真正落地执行,已然错过了最佳时机。

    冗兵:大量招募而来的士兵素质参差不齐,军事训练流于形式,兵将之间又因频繁调动而缺乏默契。战时,号令不一,指挥混乱,面对外敌入侵,往往一触即溃,难以形成有效的防御力量。而维持如此庞大的军队,粮草、装备、军饷等开支如流水般不断消耗着国库。

    至于冗费:除了在官员俸禄与军事开支上的巨额投入,还有对外屈辱求和所支付的大量岁币,使得朝廷的财政支出如无底洞。而财政入不敷出,积贫局面愈发严重,百姓赋税沉重,苦不堪言,民间经济活力也被严重抑制。

    三冗相互交织,如同一副沉重的枷锁,死死套在赵宋王朝的脖颈之上,使得赵宋王朝积贫积弱。

    这就是赵宋王朝为什么总想变法的根本原因。

    现在,赵俣想先稳定自己的统治,不想在自己根基还没稳的情况下,冒然变法改革。

    也就是说,赵俣现在没法节流。

    既然没法节流,那赵俣就只能先想办法开源。

    既然如此,自然就得用到,经济学博士,顶级财经主播,精通货币原理,熟悉古今中外所有经济政策,自己搞投资,仅用了三年时间,就赚下了上亿资产的叶诗韵。

    见赵俣点她的名,叶诗韵边啃着一只梭子蟹,边说:“此事易也……”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