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登基 (第3/3页)
位诏书,把皇位禅让给他。
这样一来,李世民的正统性就有了。
皇位不是我抢的,是我爹让给我的。
这种事,历史上有很多。
曹丕,王莽,赵匡胤,朱棣,全都干过这样的事。
可以说,任何一个封建王朝的建立,或者说皇帝你要想登基,都需要正统性,哪怕它只是一个表面文章。
什么天命所归,人心所向,多少得有个说辞,得有个立得住脚的包装。
而因为赵煦的坚决不配合,赵俣到底还是没能拿到上任皇帝的传位诏书。
这使得赵俣的正统性出现了瑕疵。
此事说大不大,说小其实也不小。
为了解决这个麻烦,赵俣充分听取了章惇等宰执的意见,卖力歌颂赵煦为赵宋王朝做出的贡献,强调赵煦死得太过突然,表明自己是继承我哥的皇位,再请现在地位最正、地位最高的宋神宗的皇后、自己的嫡母向太后垂帘听政,加强自己的正统性。
向太后欣然答应了垂帘听政。
然而,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只垂帘听政了三天,向太后就主动还政给赵俣。
赵俣再三挽留,可向太后却坚决表示,将赵宋王朝交到赵俣手上,她放心,执意退居幕后。
见此,赵俣只能被迫当起赵宋王朝真正的皇帝,开启自己的皇帝生涯。
让满朝文武大松了一口气的是,赵俣当上皇帝以后,几乎没动赵煦留下的人,他只是将蔡京提拔为中大夫、门下侍郎,让蔡京成为宰执之一,将自己的准丈人北宋名将郭成提拔为太尉、殿前都指挥使,将黄经臣提拔为大内总管,又将童贯和王禀送去了殿前都指挥使司,将宗泽调到朝廷安插进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将张叔夜调到朝廷安插进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另外让李彦接手了皇城司。
总之,在继位之初,赵俣没有太大的动作。
值得一提的是,有大臣建议,为了维护赵俣统治的合法性与正统性,赵俣应该严格遵守居丧制度。
其中一条就是,二十七个月内,不宜举行大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