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九章 搞艺术我不行,当皇帝你不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十九章 搞艺术我不行,当皇帝你不行 (第3/3页)

廷为什么没钱了?

    就是因为赋税太重,压得百姓喘不过气,丰年呢,还能勉强糊口,要是赶上灾年,或者朝廷要打仗,那百姓的日子就没法过了,因此,百姓宁愿跑到山沟里或者给地方豪强去当佃户打工、宁愿当流民,也不再想给朝廷交税当编户齐民了,因为他们真交不起。

    而那些豪门大户、士绅望族又不用交税,或者用各种各样的方式避税。

    赵宇套用朱熹的话:“富家业多税少,益长兼并之势……苦乐不均,公私受弊,有害国家发政施仁之实,日甚一日,无有穷已。”

    再加上祖上传下来的不抑制土地兼并。

    结果,朝廷越来越穷,达官贵胄、士绅望族、豪门大户越来越富。

    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赵宋王朝的统治。

    所以,必须变法,而要想变法,就得从根源入手……

    说起赵宋王朝最大的敌人辽朝时,赵宇不仅分析了其军事力量的强大与游牧文化的韧性,还指出了其国内部的矛盾与权力斗争,预言其长远来看必有内乱之虞;

    论及西夏,赵宇不避讳地将赵宋王朝历次伐夏失败的原因总结的清晰透彻的同时,也指出西夏地狭民贫的现状,并强调了横山的重要性;

    至于吐蕃,赵宇则从宗教影响力入手,剖析其对政权稳定与对外政策的潜在影响,见解独到;

    谈及高丽、日本,赵宇则以海上贸易为切入点,强调了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对于增强国力、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对于大理、李朝、占婆、吴哥这些相对偏远的国度,他亦能信手拈来,分析它们的地缘政治意义,以及可能对赵宋王朝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赵宇的言辞之间,既有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又不乏对未来的敏锐预见,关键是对当下各种形势、各行各业的真知灼见。

    向太后表面不动声色,心中却是翻起滔天巨浪!她万万没想到,这个之前她一直忽略的便宜儿子,竟然有着如此深邃的见识和卓越的才华。

    向太后原以为赵宇不过如同宫中的许多皇子一样,每日里只知道饮酒作乐,不关心国家大事。

    就算赵宇狠怼了刘清菁、当众硬钢了赵煦时,向太后也只不过就是觉得,赵宇比诸王多了些孝心罢了。

    直到此时,看着指点江山的赵宇,向太后才真的有些恍惚:“这是我养大的孩子吗?他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优秀了?!!!”

    向太后下意识地就用诸王中最能打的赵佶跟赵宇做对比,结果发现:赵佶也就能在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方面胜过赵宇,其它方面,赵宇全都能吊打赵佶。

    这就是赵宇要的效果,他就是要告诉很关心赵宋王朝未来的向太后:搞艺术我不行,当皇帝治理国家赵佶不行……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