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第17章 公子小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一卷 第17章 公子小亮 (第2/3页)

良师吧?”

    杨承徳闻言,朗声大笑。

    他轻轻拍着郭再昌的肩膀:“咱们前日不是已经辩过了?

    “原来昌弟心有不服,我们今日再来辩过。”

    郭再昌咂了一口酒,看向杨承德的眼神很复杂。

    “杨兄说得很好,我心服口服,只是遇到杨兄这样迟,这些道理我明白得太晚了。”

    “哦,此话怎讲?”杨承德问。

    “杨兄不知,我也曾少年成名,文章词赋,无人能及。”

    杨承德静静地看着他,没有出言打断。

    “县令看我的文章大为惊艳,击节称叹,替我在学政面前说了不少好话。”

    “县令赠我家钱粮,让我安心备考。省考我考中了第一。”

    “却在来京考试落榜,连青山书院的门槛都未能踏入。”

    “我少年天才,十数年苦读,竟然连见你们的资格都没有。”

    “县令没有责怪我,反而让他的儿子拜我为师。”

    “县令公子小亮很是聪慧,为人知礼、好学。”

    “所学文章过目不忘,确实是个读书的好苗子。”

    “我倾尽所学,日日敦促,小亮仅一年光景,就能落笔成文。”

    “我将往年考试的试题,昔日所作的文章精编成册让小亮研读。”

    “短短三年,小亮继我之后成了我们县第二个举人。”

    “县令大喜,特设谢师宴,流水席大摆三天。那几日是我平生最快意的时刻。”

    “杨兄,你知道吗?于我而言,小亮中举的喜悦远胜我当年中举。”

    “他是我心血的凝结,我为他自豪。”

    “我以为那孩子自此以后青云直上,前途无量。”

    “可他也走上了我的老路,自此以后屡试不中,数年都不曾考入青城学院。”

    “小亮痴迷读书,不肯娶妻,几年过去县令夫人对此多有怨怪,县令也渐有微词。”

    “一日,县令约我饮酒,酒过三巡,县令让我说服小亮放弃科考。娶妻生子,延续香火。

    “我据理力陈,小亮确实有大才,只是缺了点儿运气,再研读一年青城书院学子佳作,定能考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