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元宵 (第2/3页)
在架子或竹帘上,勾勒出一幅幅独特的闽东渔村晒秋图。
而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渔家民俗活动是一年当中最为热闹的,不但轰动本市,就连省外的朋友,都会不远千里驱车前来凑热闹。
此刻,夜幕沉落,路上的车辆却越来越多,排成了一条长龙,堵得王子安的车,只能龟速前进。
“怎么这么多车?”谢安民好奇地趴在车窗口,看前后的车辆都蜿蜒到视线尽头,许多交警正穿着制服,在远处指挥。
“都是为了去沙佳岐镇看铁枝的。”钟子期说。
谢安民听到“铁枝”二字,只把它当做一种和打铁花类似的非遗民俗,没往心里去,到了现场,才发现它竟是一种把人挂在枝头上的非遗技术。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整个沙佳岐镇张灯结彩,人山人海。
因为游人太多,小车在距离沙佳岐镇四五公里远的位置就被交警喊停,人们只能下车,徒步前往镇子。
王子安、钟子期、谢安民三人随着人流进入镇子时,欢快激昂的锣鼓声早已响彻街头巷尾,游行队伍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最前方是威风凛凛的舞龙舞狮队,巨龙翻腾,雄狮跳跃,它们在人群中穿梭,时而高高跃起,时而盘旋飞舞,那灵动的身姿和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街道两旁游客们阵阵喝彩。
紧随其后的是各色民俗表演方阵:踩高跷的队伍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他们挥舞着彩扇、手帕,脚踩数尺高的木跷,却如履平地。旱船表演更是别具一格,船儿在陆地上“航行”,船中的姑娘们身着华丽的服饰,既是游客,又是船夫,她们双手抓着旱船两侧,双脚此刻便是载舟的水、划水的橹,莲步轻移,驾船、圆场步、碎步、横步、自转、正反葫芦、晃船步、平碾步,船随身动,仿佛水乡渔民正在水上乘船打鱼。
男女老少挨挨挤挤,三五岁的小孩子,手里抓着糖葫芦,骑在大人的脖子上,睁着一双双新奇的眼睛。
眼睛睁得比他们还大的是谢安民。
她的身高在此刻的热闹里已不具备优势,钟子期只能使劲将她推到人群的最前面,然后张开双臂挡住后面的人群,不让人们挤到谢安民。
谁的女朋友谁照顾,王子安没资格献殷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