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章 回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19章 回家 (第2/3页)

,毕竟士农工商,商是排在最末位的,阮颜自己到不甚在意,在她看来,两心相许比什么都重要。

    或许正应了那句有得必有失吧,婚后三年,她才为李家怀上了一个孩子,都说女人生孩子如过鬼门关,那天晚上大雨倾盆而下,李珟在稳婆焦急的询问中选择了保大,那个孩子终归是没能生下来。

    李家一家子都是温和性子,变着法子来开导她,李珟那段时间也是尽量留在家里照顾她,虽说她和那个孩子没有缘分,但好在年轻还有机会,也并非完全想不开,那是李家最为热闹的时候,高门大户,其乐融融。但好景不长,李珟的叔父也就是李家家主因为这一年的贡茶有纰漏而入狱,李家自然衰落,这些对于她和李珟也有些影响,日子开始不富裕起来,夫妻两人疲于奔命。

    这么些年下来她的眼睛便出了问题,不太看得清楚,以至于现在……她粗糙的手掌抚摸过林依的脸庞,动作很慢,没有重逢后的喜极而泣,也没有孩子迟迟不归的怨愤怒骂,很安静,带着小心翼翼的那种安静。

    林依在这种时候就很有耐心。

    她就像是一个在黑暗里走了太久的人,在看到光的那一瞬间,密不透风的记忆忽然开了一个口,让她看到了那些幸福的,难过的,开心的,不舍的……充满活力的日子。

    又过了三年,李珟带了一个孤儿回来,那孩子瘦瘦小小的,和年轻时候的阮颜很像,两人倒是投缘,便收做义女养在膝下了,成婚多年又几经波折,但李珟待她的情义丝毫未减,也是不幸中的万幸,只是老天似乎总喜欢和她开玩笑,每每都是给一颗甜枣打一巴掌,后来……后来啊,李母那张爬满皱纹的脸上流下了两行浑浊的眼泪,坠入到了一片软绵绵的黑暗中,非但不让人害怕,还让她把那根一直崩着的弦放松下来。

    林依寸步不离的照顾着李母,她大学学的是生物与化学,辅修中药,勉强算是医生。

    李母身体亏空得太厉害,她一时间不敢用什么太猛的药,只用肉桂,川芎,地黄,茯苓,白术几样比较温补的熬了汤,待她醒来后伺候着喝下去。

    只是……半辈子没有感受到“穷”的林依发现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她手头的药就只有那么多,等这些用完了之后,拿什么去买药?

    林依摁着额头,忽然想到那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天色暗了下来,西巷那家唯一的小酒馆也收了摊关门打烊,不一会儿,后边角门里出来了两个打着灯的人影,远远传来一句:“忠,忠叔,我和,朦兄,先走了,您,您,早点,早点,休息。”说话那人竟是口痴。

    那位“忠叔”倒是没有什么声音,大概只是摆了摆手。

    个子高一点的那个人走在前面,皱着眉说:“颜婶怎么样了?昨儿个我去看她……”说着,自顾自的叹了一口气。

    个子矮一点的那个口痴很快跟上来,也不太放心:“婶,婶,现在连我,都,都,不认,得了。”

    几乎每天晚上都是这样,小酒馆打了烊后,他们两人都会走一段夜路来到李母家,有时候还能看见李母坐在门口等人,他们便连哄带骗的把李母带回屋睡觉,有时候郑伯生——那个口痴还会下厨给没有吃饭的李母做几个小菜,平日里闲下来了就带点衣食之类物品的给李母,帮着李母做些杂活,一来二去也就熟络了。

    李母醒了一会儿,絮絮叨叨说了许多话,林依就在一旁静静听着,偶尔给出一两句算作回应。说实在的,一切都自然得很,好像这中间那么多年的等待和辛苦都是一场梦,好像当初收来的那个孩子从来没有离开过,就这么在她的床前长到了那么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