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第2/3页)
父母都知道,只是碍于姑娘上学没有说出来罢了。
如果常婆子能上道那就不是她了,李家人把那话的意思刚露出来一点,常婆子就开始往外赶人。李家人到底是顾着常玲现在的身份,还是想结这一门亲事,因此即便是常婆子态度不如自己想象中的好,李母和李大兰两人也没有在常家庄闹腾起来。
因此说起这个事,常家庄其他人是不知道的,但是李母找来保媒的中间人是李家庄的昆仑,这个人在李家庄地位很高,要不是看在李大兰丈夫的面子上,他是不愿来跑这一趟的。昆仑与秦安平交好,在闹剧结束之后,他将李母和李大兰送回家,然后转身来找秦安平,想找他拿个主意。
俗话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在外人看来,能促成一段姻缘是一件有大功德的事情,但是放在常玲和李宝库这段情上,可真不好说,单看两家老人的脾性,以后这日子肯定就安心不了,更何况底下这两个当事人,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如果硬是把这两个人凑在了一起,一个弄不好就是一段孽缘。倘若两个人真的过成了一家人,日子过好了还好说,若是一方觉得日子过得差了,以他们的性子,肯定会把责任扣到媒人身上,这事儿在村里又不是没有先例。
听罢秦安平的分析,李昆仑心里的不安就更大了,按辈分他要喊李宝库的妈妈一声婶子的。李大兰母女两个,亲自到自己家里去请了两三次,自己刚开始是拒绝的,但是架不住李大兰拿着林工的面子,一而再再而三的请,于是不情不愿的就接了下来。现在这个事儿就像一个烫手山芋一样,甩也甩不掉,真是后悔当初一时心软。
自己这个婶子的脾气他是知道的,是个一般人见她都要躲着走的人物,如果她看好的这门亲事最终说不成,不知道会不会迁怒自己。
秦安平看着老友愁眉苦脸的样子,也有些不忍,于是把李昆仑拉倒一个角落里,递给他一根烟,借着抽烟的功夫,他给李昆仑说了一个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