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建设蓝图 (第3/3页)
褪色工装裤的中年女人用长满茧子的手指戳着图纸:"这承重柱必须得斜着打榫卯,末世前我爹盖过老屋......"旁边戴眼镜的年轻学生急得直推镜框:"可手册第17页标注的是直角结构。”
正在给围墙抹泥张遇甩着沾满灰浆的手凑过来:"要我说就该先搭框架......"
江琦玉踩着碎石走近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两个男人正握着凿子较劲,木屑簌簌落在他们青筋暴起的手背上;三个妇女跪在地上用草绳丈量地基,草茎在晨露里断成几截;最年轻的阿明举着钉耙当标尺,歪歪扭扭的影子在初升的太阳下缩成一团。
"停。"她清冷的声音像盆冰水浇下。众人僵在原地,看着领主抽出炭笔在木板上唰唰画图:"榫卯斜角用在屋顶,承重墙必须垂直——王婶,把你爹传的麻绳绞盘拿来。"又转头对眼镜学生说:"用石灰水在泥地上标线,每五尺钉个木桩。"最后看向张遇:"框架要等标线完成再......"
突然响起的刺啦声打断她的话。众人齐刷刷转头,只见两个搬运工正手忙脚乱地扶起倾倒的推车,碎石哗啦啦滚进刚挖好的壕沟。江琦玉闭了闭眼,闻着空气里新鲜木屑混着汗酸的味道,突然想起前世曙光基地那些整齐划一的混凝土高墙。那里没有手忙脚乱的平民,只有沉默的苦力与监工的皮鞭。
"今天就到这里。"她收起炭笔,看着众人愕然的表情,"太阳落山前把标线画完就行。"
暮色降临时,江琦玉站在天台上俯瞰。歪歪扭扭的石灰线像条银蛇盘踞在焦土上,三十几个木桩像豁牙的老者参差不齐。但不知何时,有人用碎布条在木桩间系了铃铛,夜风掠过时叮铃作响——这是最原始的警报装置,却比任何精密仪器都让她眼眶发热。
江琦玉双手抱胸看着,见木头和石头快速减少,想起手册里“木材和石头是基地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大量储备”这句话。她心里清楚,按现在的消耗和采集效率,资源撑不了多久,得尽快建立稳定的资源采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