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八章 剧本创作,许临第一份剧本上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八十八章 剧本创作,许临第一份剧本上线 (第2/3页)

实主义的东西。

    这个故事是什么?

    就是靖朝的老皇帝快挂了,但他有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就代表了三个派别。

    此外,老皇帝没有设立太子。

    他是一个极度冷血的政治怪物,睁一眼闭一眼,想看看三个儿子在角逐中谁能够胜出,哪怕儿子们互相残杀。

    于是,故事就围绕着三个皇子也就是三个派别的斗争而展开。

    同时,为了增加故事的冲突性,许临还得设定三个皇子的具体人设和配置。

    大皇子人格魅力拉满,能力最强,被认为最有资格接替老皇帝而君临天下,同时手底下还有一群想进步的能人。

    二皇子权欲熏心,心狠手辣,想要君临天下,坐拥一切。

    三皇子对皇位无感,能力在三人当中最差,但他天生圣贤,拥有一个要让天下百姓人人吃饱穿暖的伟大梦想。

    三个皇子,手底下各有派别,也有各自代表人物。

    三个派别,明争暗斗,暗流汹涌。

    故事就在这里展开。

    当然,既然是权力斗争,就需要办事,所以许临还围绕着三个皇子的斗争设定了好几个大事件,包括对内的几个大案件以及对外的外交事件。

    这只是简单的故事梗概,许临灵感汹涌,疯狂扔设定以及挥洒自己的才华。

    没办法,他下笔如有神。

    故事、人物等等,许临都要一一设定好。

    权谋呢?

    这就更重要了,许临连二十四史都要看完了,老祖宗玩的,在史书上面都有记录,所以许临对权谋已经颇有了解,写起来可谓得心应手。

    初步剧本,许临花了两个多小时,写了四万字。

    但这只是初步剧本,许临还得继续完善。

    “后面这段时间再研究一下吧,不急。”

    一年半的任务时限,可太充足了,而他现在,初稿都完成了。

    现在是星期日晚上,后面元旦前这几天,足够许临去完成了。

    第二天如期而至。

    这是十二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有的课程都快上完了,只剩下少数几个课程还剩下本学期的最后一节课。

    所以这个星期也不像以前那样几乎天天满课。

    像星期一这天,只有上午一节数学课,下午也没课了,而星期二呢?星期二上午都没课了,下午本来就不用上课,所以一整天放假。

    许临也没有闲着,这两天都和宁玉涵就去市图书馆,宁玉涵这个星期已经是复习周,完全没课了。

    于是这两天,许临就把二十四史剩余的辽、金、元、明四史给看完了,也总算按照原来的计划,在今年之前把二十四史都看了个遍。

    读完二十四史之后,许临颇有感想,有种已经俯瞰岁月长河、领略古人众生百态的感觉。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这句话据说是南怀瑾先生家里的对联,概括了这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华夏人的终极追求。

    许临也颇有感想。

    觉得对于剧本创作,还可以再认真地修改修改。

    他需要写出人们对功名利禄的狂热追求,也要写人们追求诗和远方的桃源情结。

    在许临看来,一部优秀的电视剧,应该具备足够多且足够优秀的精神内核。

    “让我想想……”

    许临思考了一番,决定再对剧本注入一些东西。

    角色,他要再添加一个江湖的有志之士,因为目睹天下百姓水深火热,就追随了一个能人,和对方一同投奔三皇子麾下的一个大臣,这个能人原来也是一个有志之士,抱着救民水火的伟大理想,但因为被权力腐蚀本心,一步步腐朽堕落。

    许临设定最后的胜利者是三皇子,三皇子立志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成功君临天下。

    但是,后面阻力太大了,等他登基了才发现,这个国家已经千疮百孔,老皇帝亦或者说祖辈留下的烂摊子,压根不是他能够处理的。

    许临设定的靖朝,是封建王朝的后期,已经积重难返,正在向着历史周期律滚滚而去,亡国只是时间问题,区别在于还能活多久而已。

    而许临新设定的江湖有志之士,就是一位旁观者,他看着自己追随的人变成恶龙,看着自己身边曾经一起奋斗的人被权力金钱美人迷惑了双眼、污浊了内心、腐蚀了本性。

    最终,有志之士这个旁观者深感无力,决定归隐田园,远离世俗纷争。

    在一个历史权谋的宏大命题之下,添加一点华夏人根源思想的东西润润色。

    毕竟只要是一个华夏人,多多少少心里都有归隐田园的想法,许临就拿这个东西在结局润色。

    不过这人归隐田园是无奈之举,按照语文的说法,就是深化主题,抨击社会啥啥啥。

    对此,许临觉得差不多就是这样了。

    至此,一个剧本的创作才算完善了整体脉络。

    许临给剧本的核心思想完善了不少东西,突出了历史周期律这个核心概念。

    所谓的历史周期律就一个答案,也就是那句话:“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三千年前的人好色,三千年后的人也好色。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生产力不断发展,但人类的本性一直没变过。

    于是许临这个剧本,人性的描绘也很重。

    “到时候再找渠道卖个剧本,不过我这剧本拍出来能过审吗?”

    许临感觉自己写的太露骨了。

    他剧本肯定没问题,这是能力问题,他一个开挂选手,写出来的剧本当然不会差。

    但是,这玩意电视剧能拍吗?

    其实里面的东西还真挺露骨的。

    像《大明王朝1566》,就因为主题过于深刻、人性过于复杂等问题差点没法过审,总之经历了不少波折最后才得以播放。

    许临现在这个权谋剧,就是这种,甚至更露骨一些。

    “算了,到时候再看看吧。”

    要是有人接许临的剧本,后面又有人投资,那他就能挣很多钱。

    电视剧卖的钱,可不是网文能比的。

    在整个娱乐板块,网文是食物链最底层,和漫画同病相怜。

    但对许临而言,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这电视剧得拍出来再成功上映,还要爆了,才能称之为爆款剧,他才能拿到奖励,不然剧本写的再好都是扯淡。

    “老公,黄教授刚才把论文选题给我了。”

    见许临合上了书,宁玉涵就轻轻地戳了戳许临的手臂,许临让她等黄教授给了论文选题,就告诉他,让他看看。

    “什么题目?”

    “这个。”

    宁玉涵把黄教授的信息给许临看。

    选题方向: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具体写的是目前逆全球化视角下华夏贸易政策调整问题。

    黄教授给宁玉涵的命题就这玩意。

    就是让宁玉涵练练手的,其实这是很简单的论文选题,也非常普遍,像知网上面,一搜就一大堆,所以就是练练手的,宁玉涵还没写过论文。

    今年上半年华夏和老米打的不可开交了,两国关税对冲,大国干架,全球贸易已经受了很大影响。

    所以黄教授就挑了这个选题。

    另外,黄教授要求的是写计量论文。

    “计量论文是什么?”

    许临上课的时候听微观课的老师提过一嘴,不过也就听他提了一嘴。

    “老公,你看看这个。”

    宁玉涵用笔记本的一款论文阅读软件打开了一篇论文。

    宁玉涵说:“这就是计量论文。”

    许临扫了起来。

    他其实也是第一次看论文,也不知道计量论文和别的论文有什么区别。

    “难不难?”

    “我觉得不难,大二上学期有计量经济学,算是有基础。”

    宁玉涵说,这计量论文,要收集数据,建立计量模型,用Stata或者EViews两个软件的其中一个进行数据的实证分析,说起来还挺复杂的。

    许临因为没接触过,所以听的云里雾里的。

    不过他也是闲着蛋疼,“我帮你查一下数据吧,你想要哪些数据?”

    “会不会很麻烦?我自己慢慢来也行。”

    宁玉涵感觉许临平时挺忙的,也不太想麻烦他。

    而且,在论文这一块,数据搜集是最麻烦的,反倒是后面写论文很快,顺手的话,一天就把正文大几千字给弄出来了。

    但是,数据就不同了,一套数据搜集,可能卡你十天半个月,麻烦的很,数据搜集后,还要整理还要分析。

    “不是说公开数据库吗?应该挺简单的。”

    许临把自己之前搞的小程序喊了出来,放在宁玉涵的笔记本上面,这个小程序,这段时间已经被许临完善了,可以用来辅助和别人聊天,也可以处理一些简单的工作。

    许临又说:“你想要哪些数据?”

    “挺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