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九龙抬棺 (第2/3页)
的时候就把老大拉出来。这跟香很长,燃完要三十分钟,除出停留的五分钟,你们只有十五分钟。九龙抬棺虽然是上古第一大吉墓穴,生极便是死,死极便是生。生死循环…里面肯定蕴涵着极大的杀机”
已经过去两分钟了,高岚急忙问道:“那三阴连体墓穴是不是也蕴涵着一股子生机?”
“恩。没错,三阴墓中的确有生机,要不然诸葛伯伯也不能顺利出来。可以了,你们进去吧…小心一些”
易所长大川易笑笑高岚一个一个顺着绳索划了进去。洞口很小,里面却是很大,一人多高,两米多宽,众人打开头上已经固定的探照灯,寻找先进来的诸葛小土。诸葛小土背着五柄宝剑缓步的走着。墓道很长,而且不是直道。拐了几个弯后竟然慢慢的向上伸去。几分钟后,他终于走到尽头,一个巨大的石门挡住了他的去路。诸葛小土看了看四周,发现岩石上有几盏长冥灯,眉头一皱低叹一声:“拼了,我就点明火看你把我怎么着……”拿出打火机让沉寂千年的长明灯再次放出光辉。仔细的打量着那块巨大的石门,戴着手套仔细的摸索着。终于让他找到了一个窟窿…这个时候,后面的三人也跟了上来。见到诸葛小土没事都微微放心,易所长见到长明灯已经点燃顿时又是一阵皱眉……
“快过来看看…谁能打开这道门…”诸葛小土叫道。四人急忙走了过去。易大川看着诸葛小土指着的几个窟窿。皱眉道:“这么大的石门?这好象是…很熟悉……”
“好象是扣龙锁……”高岚直接道。和打开宝盒的原理一样,需要五个钥匙……
“扣龙锁?我明白了,我父亲在信中说过,剑指四方,鱼肠中央。应该就和这个有关系,大家看清楚窟窿的大小,每人一柄剑插进去,我负责中央…”诸葛小土将后面的五柄长剑解了下来,抽出鱼肠与勾越,三人也各持一柄向窟窿中插去,直至没没柄……没有动静…
“不对,上下调换……”诸葛小土将鱼肠剑固定在那里,勾越剑抽出插向下面的窟窿,下面的长剑插向上面,依然没有动静…直到翻覆调整了七次,石门终于有动静了,五个窟窿散发着异样的光芒,众人急忙后退,看着石门缓缓的打开…从墓室中散发着淡淡的绿光,依稀看到里面的一切。当先的是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颗着四个巨大的篆体大字“楚霸王陵”…接着五人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进入他们眼里的是一个巨大的墓室,一条条巨大的锁链横空而立。从九头高约两丈的飞龙口中吐出…诸葛小土走了进去,八卦方位八头巨大的石龙徐徐如生,形态各异。分布在八方,上面还有一头…九根足有手笔粗的铁索横空托着一口巨大的棺材……九龙抬棺…第一次在世人展出出来他的霸气。
四人跟了进来,易所长与易大川兴奋的看着这里的一切,第一座被人发现的九龙抬棺。壮威…霸气…古龙的沧桑与巨大给人带来巨大的震撼……诸葛小土冷哼一声。直接爬上那巨大的棺材喝道:“项羽,诸葛家的人来了。哈哈……我现在就站在你的头上,你奈我何……”
大秦黎明…
喋血夜已经过去,六国的人马已经化整为零消失在世人的眼球中。这时,伟大的秦始皇终于被惊动了,太监总管惶惶张张的跑了进来道:“陛下…城南外发现叛军又离奇消失…同时消失的还有四…四个铜人…”
刚清醒过来的秦皇顿时大惊,在自己脚下发现有叛军?还消失四个铜人。顿时喝道:“怎么回事?什么叛军?朕的铜人怎么会消失?阿房宫殿怎么样?”
太监总管颤抖的道:“陛下,阿房宫所有的侍卫宫女太监民夫全部被杀害,不过阿房宫并没有任何损伤……”这可是万辛啊,若是那帮叛军一不小心放一把火将阿房宫殿给烧了,秦皇一定会怒到发狂…
“朕的铜人啊…蒙爱卿呢?朕的蒙爱卿呢,立刻让蒙爱卿来见朕……”秦皇咆哮道,高大苍老的散发这无比的威严,似乎又回到了那征战天下的时刻,得力将帅领兵征讨,百万秦兵前赴后继。
太监总管更加颤抖了,他(她)冷汗已经下来,是他隐瞒了蒙恬遇刺的消息,颤抖的道:“陛下…蒙将军……蒙将军前夜遇到刺杀…至今生死不明。”
秦皇虎躯一颤,面带惊恐的道:“什么?你说什么?蒙爱卿遇到刺杀?生死不明……前日刺杀?你为什么不早禀告朕…来人…把他拖出去车裂……车裂……”秦皇恐惧了,他生平第一次害怕,他知道自己的身体一天天的老去,朝中无可用的大将。可以说现在的大秦江山有半壁是靠着蒙恬支撑着的,如果蒙恬有什么意外……他不敢想象。也许六国会立刻起兵造反。北方的蛮人会肆无忌惮的杀进关内…
“陛下…奴才知错了。陛下……冤枉啊…奴才冤枉……”没有人会在意的他的生死,收了钱脑袋却不好使。既然隐瞒了此事,他的生命也就到了尽头,秦皇不杀,李斯也为他准备了白菱……车裂,五马分尸。这是他应得的下场。
“来人…传李斯扶苏,快…封锁南下河道,拦截所有的船只…”秦皇疯狂的咆哮着,此时他急了,却已经晚了。秦皇瞬间就知道自己的铜人被盗了,只能走水路。立刻下了最正确的命令……
此时文武百官早已经等候在外面。李斯扶苏急忙走了进来,同时进来的还有在大街上调戏素素的胡亥。
秦皇气急败坏的道:“怎么回事?怎么发生这么大的事情朕一点都不知道?蒙爱卿现在如何……”
扶苏拱手道:“父皇,儿臣也是刚刚得知老师遇刺,已经派人前去蒙府。很快就有音训了,父皇。就在一个时辰前,阿房宫门前丢失了四个铜人,儿臣在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做主,派人传令封锁河道……”
“你做的很对,一定要把铜人追回来,都怪朕。朕没有听蒙爱卿的意见,导致酿成大祸。六国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