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仁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仁义 (第2/3页)

心,含生无冻馁之忧矣。

    此三者,非难见之理,非难行之事,唯不内推其心,以恕乎人,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哉!

    古之仁人,推所好以训天下,而民莫不尚德;推所恶以诫天下,而民莫不知耻。孔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此之谓也。若子方惠及于老马,西巴不忍而放麑,皆仁之端也。推而广之,可以及乎远矣。

    《孟子》治要·离娄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言当行仁恩之政,天下乃可平〕。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仁心,性仁也;仁闻,仁声远闻也。虽然,犹须行先王之道,使百姓被泽,乃可为后世法也〕。

    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但有善心而不行之,不足以为政;但有善法度而不施之,法度亦不能独自行〕。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也。

    故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法,可谓智乎〔言因自然,既用力少而成功多〕?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恶于众也〔仁者,能由先王之道;不仁者逆道,则播扬其恶于众人也〕。”

    《孟子》治要·离娄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家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之内;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犹恶醉而强酒。”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之视君如国人。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芥,草芥也。臣缘君恩以为差等〕。”

    《论语》治要·卫灵公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而害仁,死而后成仁,则志士仁人不爱其身也〕。”

    《文子》治要·上义

    凡学者,能明于天人之分,通于治乱之本,见其终始,可谓达矣。治之本,仁义也;其末,法度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