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爱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爱民 (第2/3页)

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

    《政要论》治要·为君难

    服一彩,则念女功之劳;御一谷,则恤农夫之勤;决不听之狱,则惧刑之不中;进一士之爵,则恐官之失贤。

    赏氂厘之善,必有所劝;罚纤芥之恶,必有所阻,使化若春气,泽如时雨,消凋污之人,移薄伪之俗,救衰世之弊,反之于上古之朴。

    至德加于天下,惠厚施于百姓。故民仰之如天地,爱之如父母,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

    《孔子家语》治要·致思

    季羔为卫士师〔士师,狱官〕,刖人之足。俄而卫有乱,季羔逃之。刖者守门焉,谓季羔曰:“彼有缺。”季羔曰:“君子不逾。”又曰:“彼有窦。”季羔曰:“君子不隧〔隧,从窦出〕。”又曰:“于此有室。”季羔入焉。

    既而追者罢,季羔将去,谓刖者曰:“吾不能亏主之法,而亲刖子之足,今吾在难,此正子报怨之时,而子逃我,何故?”刖者曰:“断足故我之罪也,无可奈何。曩者君治臣以法令,先人后臣,欲臣之免也,臣知之;狱决罪定,临当论刑,君愀然不乐,见于颜色,臣又知之。君岂私臣哉?天生君子,其道故然,此臣之所以悦君也。”

    孔子闻之,曰:“善哉为吏,其用法一也。思仁恕则树德,加严暴则树怨。公以行,其子羔乎?”

    《晏子》治要·问上

    景公问晏子曰:“明王之教民何若?”

    对曰:“明其教令,而先之以行;养民不苛,而防之以刑;所求于下者,不务于上;所禁于民者,不行于身,故下从其教也。称事以任民,中听以禁邪,不穷之以劳,不害之以罚,上以爱民为法,下以相亲为义,是以天下不相违也。此明王之教民也。”

    《尚书》治要

    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言帝尧亦以知人安民为难也〕。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哲,知也,无所不知,故能官人。惠,爱也,爱则/民归之也〕。能哲而惠,何忧乎兜?何迁乎有苗?

    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孔,甚也。壬,佞也。巧言,静言庸违也。令色,象恭滔天也。禹言有苗、 兜之徒,甚佞如此,尧畏其乱政。故迁放之也〕。

    《史记》治要(上)·本纪

    汤始居亳,征诸侯〔为夏方伯,得专征伐〕。葛伯不祀,汤始伐之。汤曰:“予有言:人视水视形,视民知治不。”伊尹曰:“明哉言!能听,道乃进。君国子民,为善者在王官。勉哉,勉哉!”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