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九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一章 九年 (第2/3页)

    听出了师傅话中的称赞,萧一风咧嘴笑了笑。

    师傅满意,徒弟开心啊。

    ...

    ...

    一碟咸菜,一盘腊肠,一个馒头,一碗清粥,便是一顿早餐。

    “师傅,一会儿我去下山卖柴吧?”说这话时,少年刚刚咽下去最后一口粥。

    洛一刀有些惊讶,说道,“你想去卖柴?以前不都是为师去的吗?”

    萧一风道,“师傅你还是多注意休息吧,今天我下山吧。”

    洛一刀皱了皱眉,道,“可你的身份......”

    “没问题的,有父亲留给我的项链,没人能发现我的身份。当年那些虎鲨卫不也没有发现什么嘛,最后也相信了那只是一些误会。”

    洛一刀本还想说,再考虑考虑,只不过他又想到了一些别的,觉得确实应该让他自己开始做这些事了。

    于是,说道,“好吧,那你早去早回,注意安全。”

    听得允许,萧一风很是高兴,说道“是,师傅。”

    ...

    ...

    从山脚到风和镇,还要经过一片密林,人们管它叫鬼哭林,名字的由来是,若有风吹过,树叶会疾速抖动,哗哗作响,声如鬼哭。

    萧一风所居住的那座山四周都被此种树林环绕,得益于此,并没有人进山打猎,山上只有他和他师傅独居。

    风和镇,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镇上的人过不上多么奢靡的生活,却也是自给自足,颇为富庶。

    萧一风走在镇上的一条铺满青石的路上,路两边的梧桐都有一人合抱的粗细,积雪都被各家的仆役归置在墙边。

    所谓“路”如其名。这里就是风和镇的青石街,大多数的有钱人家都住在这里,会花钱买柴的也大抵是这些人家。

    青石街的建造,其真正的出资方,是镇长刘顺安。但建造的起源,其实是镇长家的大少爷。

    刘家少爷三岁读古经,五岁写诗词,七岁便能做出一些可圈可点的文章。镇上唯一的教书先生也大力劝说刘顺安送他儿子去赤海城读书。

    事实证明,刘小少爷确实有些文才。如今在坠凡之地排名第五的大城——赤海城,做城主的参谋,可谓前途大好。

    当年他衣锦还乡时,刘顺安在镇上的小酒楼大摆宴席。

    席间,刘小少爷与人言谈,说在自家门口的石狮子上发现了一些当年还是孩童时所做的诗句,很是开心。

    其中一句,“水漾风皱眉,小路枕青石。”更是让他回忆起了童年趣事。

    他便随口说了一句,“赤海城所有的路都是石板路,若是咱镇上也有青石路,那就应我的词了。”

    本是无心的感慨,可谁知,刘家少爷走了后,刘顺安从旁人处听了此语。第二天他找来了工人,规划了一番,当天立即开工。

    于是,风和镇多了条青石路。

    这些都是师傅和他讲的,但其实并不是他最关心的。

    “和三年前比确实不一样呢。”萧一风如是想着,看着天空中又飘扬起的雪花。

    他站在了第一户人家门前,狠狠地吸了一口凉气,敲响了门。

    ...

    ...

    萧一风人虽小,但背的柴却不少。上午卖柴的过程很顺利,没人对他多看或多说些什么,这让他松了口气。

    萧一风掂了掂后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