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章 放露天电影的感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35章 放露天电影的感觉 (第3/3页)

桌。

    上一世这家人是最先搬走的,搬去了跟九宿舍相隔一条排洪沟的八宿舍。

    那片宿舍区都是红砖五层单元房,算是厂里最早的一批楼房。

    之前只有副科级以上干部才能分到,如今工厂南门盖了新楼房,这些人搬走了,就腾出来很多空房供普通工人入住。

    杨家也跟玲玲一家逐渐少了联系,主要是玲玲姨的父母都去世挺早,她这一辈的关系就逐渐的淡了。

    不过玲玲姨直到二兴四十多岁了还见过呢,小时候她最疼二兴,反过来二兴也始终没忘了比自己大十岁的小阿姨,每次在街上遇见都赶紧下车打招呼。

    二兴家是在84年搬的家,是更西边穿过两座铁路桥洞和一个菜市的二宿舍,也就是距离最近的中小学所在的位置。

    但那里不仅距离厂区更远了,宿舍外缘也几乎到了郊区的城乡结合部。

    可那里的占地面积是真的大,抵得上二十个九宿舍了。

    前文讲过,那个位置在二十年前还是一个乱坟岗子,因而住宿条件再好,也没有干部愿意要那里的单元楼。

    上一世的二兴,直到三十好几结了婚,才离开二宿舍,是哥哥大兴一直居住着。

    一顿酒喝到了下午三点,等送走客人,早就躲在远处瞄着的街坊邻居们就纷纷出现在小院里,毕竟这台电视机是九宿舍里的头一台。

    很多人甚至自己带着小板凳来的,按照大家伙儿约好的,杨运喜把电视搬到了院子里的大桦树下。

    家里没有富裕的小桌子,还是邻居家贡献出来的一个旧茶几。

    那个时候,下午虽然也有节目看,但大多除了纪录片就是唱戏的,即便如此,院子里的人还是越聚越多,很快挤得满满腾腾。

    这让二兴想起了姥姥家在扬谷场(有的地方也叫队场、谷场)放露天电影的情形,附近几个村子里的人都自带板凳赶了去,不等电影开始,下面就乌泱泱坐满了人。

    从今天起,七排院子可热闹喽,本来就客人不断的二兴家,估计最少近一两年里没有安静日子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