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认师父 (第2/3页)
。我只是会教授他一门强身健体的传统古术,不指他传承,只为佐护他的逢八天佑之命而已!”
这种半通不通的白话,两位老人都听得稀里糊涂,二兴却已经磕头就拜:“神仙爷爷在上,受徒儿一拜!”
玄清也不搀扶他,只是捻须轻笑:“我可不是什么神仙,再说了,如今年月早就不允许成精晋神了!你就当我是你的武术老师,但其中的苦你可吃得?”
由于二兴只敢以幼龄童的灵魂应对,自然听不太懂玄清的话。
道长随后解释:“就是以后跟我学武要吃苦,你肯吃苦我才会收下你!”
虽然还跪在地上,二兴却已经直起了腰来,挥着小拳头,紧蹙眉头大声地道:“我能吃苦,也愿意吃苦!”
玄清这才把他拉起来:“为师乃乡野之人,避世已久,料定你家父母不会将你撒手给我。这样吧,我就随你去家里教授,你是城里来的人吧?”
王传文知道这个时候还自己做家长的出面了:“我跟他的爸妈都是机车厂的工人,一家五口,家里可能住不下,我想......”
好像知道他想要说什么,玄清摆了摆手:“具体住处我有地方去,机车厂我还真不知道,距离七里山远吗?”
七里山是春城市区内的一座小山,海拔不过300多米,旧有的史书、文献中很少有关于它的记载或描述,是名副其实的城中山。
如今是春城市民登山锻炼、休闲游乐的理想场所,仅在上午开放的七里山早市,更是人多到走不动。
“不远,不远,就隔着两条街!”
“如此甚好,山上有一处道观知道吧?”
“好像,有吧?有的话也在后山。”
“吕仙祠就在后山,那里管事的老道名叫桓真,我与他有过数面之缘,以后我会借住在那里。让家里人带着他去找我,三天后吧,这里还有些俗务需要处理一下!对了,还不会知道你叫什么呢!”
最后一句,他是问的二兴。
二兴举着手,像是小学生课堂里的抢答:“师父,我大名杨克俭,克勤克俭的克俭,小名二兴,我哥哥是大兴!”
“杨克俭?”玄清的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