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五一回老家 (第3/3页)
,就得下车推着走,下午一点赶到都算快的。
也正是这个原因,二兴家除了杨运喜,基本上只在年初二回来一趟,厂子里请假并不容易。
三姨一家已经到了,她们家现在也是俩孩子,大的才三岁,小的一岁。
不过夫家距离机车厂虽然很近,但回老家不用绕一个大圈子,路程还节省了一半,回来一趟用不了多长时间。
三姨夫马东是大东郊钢铁厂的工人,每个礼拜只能回家一次,这一次却也赶过来了。
这家人跟二兴家走得很近,马东由于也是工人的缘故,跟杨运喜很谈得来,一年里总有好几次见面的机会。
相较而言,还在路上的二姨一家走动的就少了,因为她们家在吊顶子山附近的另一个山区,前两年才通了路,而且并不是柏油马路,一遇雨雪天,简直寸步难行。
不过二姨家的两个孩子,跟大兴二兴玩得好,尤其是大兴,跟他们家的老大铁柱子关系贼好,往年不是他来大兴家住一段时间,就是大兴去二姨家待上一两个月。
上一世即使二姨四十几岁就过世了,但大兴和铁柱子一直走动着,除了年龄差不多,还在于脾气性格也很像。
二兴下了自行车,就冲进了姥爷的院子里,他最喜欢姥姥了,因为姥姥跟她公公王传文一样,老爱藏一点儿好吃的专门留给他。
铁柱子则比他懂事多了,不仅知道忙大人提东西,也很有礼貌,跟所有人打过招呼后才跟大兴在一起嘀嘀咕咕。
他之所以比爸妈早来了,是因为平时就在姥爷家住着呢。
大舅两腿泥的从田里赶回来,不住脚地忙着端茶倒水,他和姥爷家的所有人一样,都对杨运喜感情很深。
不仅是因为杨运喜是往老家跑得最勤的那一个女胥,还在于他老实本分的性格几乎不会说瞎话,有一就是一,待人也叫一个实诚。
前世即使王美芬95年就去世了,但他每一年的农忙还会过来,大舅也仍旧一年两次给二兴家送大米,二兴家也一如既往地每一年初二必到姥爷家。
直到杨运喜2010年故去之前,大舅几乎承包了二兴家全年的大米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