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59解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59解放 (第1/3页)

    1921年和苏联签完关于黑龙江领土划分的相关协议。

    为两国友谊,俄国时代对清政府的借款,在协商本息后,由共和国付清,相关的海关权力交回共和国,互相承认对方政府的合法性,互派大使馆。

    承认苏联对俄国铁路的继承和拥有权(直到成本和利息的收回,总之就是铁路继续用,但将来怎么说,将来再谈,留下扣子),允许苏联保留俄国远东铁路的使用权。

    但中国有权利检查,车辆上的所有物资,以确保没有武器之类的违禁品,管制物品。运输线路只能用于向海外出口设备等经济相关的东西。

    当然,这些东西设备能不能用来制造机械,***支弹药?一些东西需要谈的时候,就需要好好的协调协调了。

    苏联用这条铁路线来实行经济活动还好,但用这一条铁路线来施展外交手段,基本上是很难了。

    远东俄国时代的港口保留,签协议,算租借的,可以续约,旅顺港交还共和国。

    战争暂时打完了。从东北军入关控制局面开始,在关内实行土改政策,三年内战,紧接着又在黑龙江打了一场战争。

    喘口气的时候来了,开始梳理共和国的经济。道路。教育、民政、土地政策,对一些紧急实行的政策,要进行深化的研究,不合适的要修改。

    对于庞大的军队,要有所保留,有所裁撤。

    这里面的学问很大,水也很深。但是一切都不是难事。毕竟这时候的共和国中央政府已经是强大到可以横推外部所有势力。政府在北方是绝对性的主导力量。

    政府内部,在大山头下面有小山头,但是所有的小山头加在一起,也不够这一座大山头打的。

    共和国辖区内工业化提升的空间还有。

    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政治力量也已经完全主导了政府政策的制定。整个国家工业化发展,一片生机勃勃,无论是哪个领域,都在积极向上的发展。

    工业集团处在绝对的扩张期,在日子绝对好过的时候,又有什么人会跳出来说难听的话呢?这样一个集团当压舱石,拉着军队,谁掀的起风浪?

    权力有大有小,生活有苦有甜。作为工人,职位有高有低。作为农民,土地有大有小。但所有的人的日子都过得下去,不是吗?

    得益于共和国和苏联友好的外交关系。

    毕竟苏联内部还是有一部分想要发动世界革命的国际主义者派系存在。

    而两国在这个时候,确实有可以互相帮助的领域,东北的粮食虽然因为需要出口到苏联,不能大规模的向关内支援粮食。

    但换回来的工业设备,不会全部安装在东北,也会向关内转移一部分,加速关内工业化速度。

    整个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