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兵至岭南,大庾岭烽火(求月票) (第2/3页)
最关键的是——
顾易拥有着他们不具备的视野,通过现代的一些知识将种种可能面对的风险降到最低。
他选择八月行军也是有着自己的判断。
正所谓秋高气爽。
春夏正是两广地区的雨季,这种时候动兵对于大汉将士们而言绝对会是一场灾难。
至于文鸯所率领的那些兵马,顾易这一次也给了他独特的安排。
他放弃了汉军的甲胄,而是让他们采用了西南夷所编的藤甲。
这也是顾易的综合考虑。
岭南环境终是与中原有着极大的不同,汉军沉重的甲胄在那种情况之下,或成为这些精锐的负担。
而藤甲则不同。
且面对山越们的弓箭,藤甲便足以防御。
这些人可都是精锐。
顾易必须要让他发挥出绝对的战斗力。
大军一路前行。
顾烨所在,正是此战的主力所在——东路大军。
虽然顾易已经算是做到了这个时代的极限。
但当大军持续前行之后。
各种问题仍是相继出现在了大军之中。
伤病是无话可避的。
长时间的行军就注定会发生伤病,这也是远征的必然性,顾易只能避免伤病的扩大。
十月;
大军临近岭南,异常的环境终是引起了疾病。
顾易立刻便在第一时间进行了隔离。
除此之外,顾易更是将手中的三枚“避瘴丹”取了出来,将其中一枚进行化水,让将士们喝下。
虽然他也不知道经过如此的稀释后,这“避瘴丹”到底还会不会起到作用。
毕竟这避瘴丹只是个凡品道具。
但无论如何,他都必须要试一试。
至于剩下的两枚。
他得留着。
一个是为了留给顾烨,另一个便是文鸯等大将。
这是他必须要做出的取舍。
顾易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减少这其中所带来的伤亡。
至于中西两路的伤亡只会更大。
虽然顾易已经将一些基本的知识交给了这两路大军的将领们,但这一点也是必然的。
消息不断蔓延。
如此规模的进攻,自然是早已传了开来。
无论是大汉也好亦或是顾氏也罢,都会让山越不无比的忌惮。
面对已经杀了过来的汉军。
山越部落们,立刻便派来了使者,想要见一见顾烨。
毕竟对于他们而言。
大汉与山越的政策已经持续了这么多年了。
他们不理解顾烨为何要突然动兵。
“吾再说一遍!”
“尔等唯有彻底投降,尊我大汉律法,如若不然便要迎来我大汉天兵!”
主帐之中。
看着面前一种部落所派来的使者,顾易操控着顾烨冷声说着。
“大将军”
一众使者的脸色都是无比难看,他们完全没有料到顾烨的态度竟然会如此坚决。
“我等部落已与大汉联百年之好从未出乱。”
“大将军为何如此对待我等?难不成这便是大汉的礼仪吗?”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
都在强调着自己部落与大汉这些年来的修好。
面对来势凶猛的汉军,没有任何人想要直接开战。
但要让他们完全融入大汉之中又怎么可能?
这些使者十分了解大汉文化。
他们想要用大汉的礼仪,来束缚住顾烨。
这种手段或许对其他人有作用,但对顾易又怎么可能有影响?
他根本就懒得废话。
也懒得举例来反驳这些部落的使者在何时背叛过大汉,只是直接摆了摆手让人将他们赶了出去。
这一战,注定无法避免。
面对强势的顾烨。
这些山越们就如同往年一般,再一次的结成了联军。
他们不可能投降。
北疆的事时隔了这么多年,如今在岭南也不再是什么秘密。
可以说——
若是真的投降了汉军,受到影响的便是这些部落的实际掌权者。
有他们在,便注定不可能和平收场。
且对于这些人而言。
他们不相信汉军会一直停留在岭南这种地方,哪怕他们就算真的打输了这一仗,但汉军也会如同当年一般直接离去。
既如此,他们又有何畏惧的?
整个山越联军立刻便梅关古道南段布下了防御。
这也是汉军踏入岭南以北的门户之一。
山越虽然在整体上落后大汉。
但经过常年的接触,对于汉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