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章 治灾毕,元初中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36章 治灾毕,元初中兴 (第2/3页)

们而言。

    他们最怕的不是这连续的天灾,怕的是看不到未来的希望。

    而顾熙就是给他们带来了希望。

    只要有着对未来的盼头,那人心便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

    ——永初五年。

    这一年的大汉仿佛是已重新活了过来,各地百姓大族都在竭力的施行着顾熙的灭蝗之策。

    哪怕是昔年顾康治理大河之时都没有如今的这般场面。

    统一的矛盾确实能让万众齐心。

    若是没有例子也就罢了。

    所有人都会觉着,这是上天降灾,不可敌。

    但如今则不同了。

    当冀州的蝗灾停下的那一刻起,这蝗灾便再也不是不可战胜之劫。

    哪怕只有一丝机会能赢。

    那也便足矣!

    此次赈灾的顺利程度远超顾熙的想象。

    不过顾熙却也并未停下来,而是奔走于四地,督导着百姓倔地时的一些要领。

    无论如何,今年都必须要有成效。

    如若是这天灾不止,这激荡的人心顿时便会停下来,甚至愈发颓废。

    顾熙十分清楚这点。

    所以不敢有丝毫的放松,相继派出各种官员于四地督导百姓。

    整个大汉都在期待着明年的变化。

    上至朝廷,下至四方百姓。

    都在心中默默祈祷着,期待着明年的变化。

    ——永初六年,夏。

    蝗灾依旧。

    但相比于前两年的蝗灾,却小上了不止一点。

    尤其是冀州。

    去年的冀州还有部分郡国有灾,还需要人工捕杀等一系列的办法。

    但今年却已经完全没有了蝗灾的迹象。

    声声欢呼声于大汉各州内响起。

    阴霾彻底散去。

    但与当初顾康治水肥田之后百姓拜其为仙不同。

    顾康虽然亦是名望天下,但多数百姓都是将顾熙称为上天降下来平灾害之人。

    将他此次赈灾与当初在洛水之畔祭祀之举联系在了一起。

    甚至还有人说是康公下凡了,降在立刻自己的子孙身上,拯救黎民百姓。

    万般传闻都有。

    不可能世间所有人都跳出时代的局限性。

    顾熙这种人完全是意外。

    不仅因为有这顾易当年留下的思想在,且还有这接连不断的天灾将他逼出来来了。

    但顾熙又岂会去在乎这些?

    如今赈灾有效,在这临门一脚之前,他又岂会松懈?

    他再次开启了除蝗计划。

    想要在两年之内,彻底结束这场蔓延在天下各地的蝗灾。

    这一次,他派出了更为多的人手。

    随着蝗虫的减少,各地其实已经恢复了一些生产,这大大减少了庙堂的压力。

    且有着如此成效在。

    百姓们对于此次除蝗只会更加配合。

    人心所向!

    整个大汉就仿佛是回到了光武帝时期那般,百姓都在渴望着天下一统能够止戈。

    如今则是希望着能彻底让蝗灾停下来。

    就在这种万众齐心的情况下。

    ——就在永初七年。

    除蝗的计策终是大获成功,蝗灾终于是停了下来。

    虽然不少郡国内还有些许飞蝗。

    但相比于之前的殃及整个九州,却已经不知道要差上了多少,甚至都不足以再称之为灾。

    蝗灾,真的结束了!

    各地百姓喜极而泣,一个个于田地之间进行了祭祀。

    有的拜谢上天终于是收回了这些灾害;有的拜谢顾康再次救民。

    而庙堂之内,群臣亦是振奋。

    尤其是邓太后。

    甚至就连眼眶都有些红了。

    其实在顾熙未曾离京之前,她虽然也知道顾熙身上担子极重,但是却还不能做到完全就得感同身受。

    可自顾熙离京之后。

    哪怕有着顾熙早已制定好了的计划,但是这赈灾之事却还是让她心身皆疲。

    如今眼看着大灾已过。

    她的情绪可想而知。

    而对于顾熙而言,他也终于是能放松一些好好休息一下了。

    这些年来,他所付出的经历是旁人难以想象的。

    也就是顾易对他使用了长寿卡。

    若是不然,如此消耗心神还持续了这么久,绝对会对身体造成致命的影响。

    就以袁敞等人来看。

    明明与顾熙差不多的年纪,付出的心血还远不及顾熙。

    但他们的状态却比顾熙差了太多太多。

    在这种压力之下,每个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