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章 洛水祭祀,以安人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33章 洛水祭祀,以安人心 (第1/3页)

    洛阳。

    昏暗的天空之下。

    无论是大汉的庙堂,亦或是百姓之间,仿佛都被遮上了一层阴霾,久久难散。

    皇帝崩世了!

    当这个消息从宫内传出来之时,天下巨震。

    哪怕他只是个孩子。

    甭说如历代先帝一般施恩于天下,甚至就连与群臣们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但他也是个皇帝。

    顾康的学派核心虽是“敬鬼神而远之”。

    但“君权神授”亦是其中纲领。

    且更何况如今的大汉天灾不断,此时此刻刘隆崩世就仿佛是证实了那些传闻一般。

    ——人心失散!

    但顾熙目前要面对的还不仅仅只是这些。

    国不可一日无君。

    刘隆虽年幼,但却亦是皇帝,需修建皇陵。

    这一桩桩的事都绕不开他这个摄政大臣。

    在这种情况之下,朝野上的非议自然也是不断。

    陆陆续续的上书接踵而至。

    直指太后邓绥。

    且对于该立何人为君,群臣与邓绥之间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

    群臣认为刘胜的厥疾并不严重,提议立刘胜为君,并想让邓太后直接将权力交回皇帝。

    而邓太后则是想立清河王刘庆之子刘祜为帝。

    刘祜自幼便受到刘肇的喜爱。

    直接过继给刘肇,让其继承皇位也无不可。

    其实按照血脉而言,自是刘胜这个刘肇的长子占优。

    但问题就出在他的厥疾身上。

    而对于顾熙而言。

    他要考虑的与其余人又不同。

    相比于其他大臣,顾氏如今是超脱于外的,立何人为帝都不会影响到顾氏的利益。

    只要顾熙还在那顾氏便不会受到影响。

    他真正要考虑的是天下。

    刘胜的厥疾虽看似不严重,但若是真的再出了问题。

    大汉在这种情况若是再有帝王崩世。

    该当如何?

    这岂不是要让天下人都认定了朝廷已经失去了老天的眷顾?

    在再三思虑之下,顾熙同意了邓绥要立刘祜为帝的想法。

    对于这个决定,群臣只能接受。

    在这种情况之下。

    刘祜的登基大典如期举行。

    虽略显随意,但相比当初的刘隆却也好上很多。

    毕竟刘祜也已经十三岁了,自己本就能够做很多事。

    但也就是因为如此,当即便有人提出让邓绥还政于刘祜。

    只让顾熙摄政治国即可。

    甚至还有不少大臣前来找到了顾熙。

    希望让顾熙如当初一般,起到带头作用,助群臣将邓绥手中的权力废掉。

    但顾熙现在又怎么可能做这种事?

    当初的窦太后可与邓绥不同。

    邓绥虽然也提拔了邓氏的几个子弟,但是邓骘等人的才能都十分不错,无当初窦宪那般擅权之举。

    而且邓绥从来都没有将主意打到顾氏身上。

    这对于当前的大汉便是最重要的。

    接连的天灾,致使人心不稳。

    这可不仅仅是能抗的过去就能安稳渡过的。

    四代明君留下的天下根基确实稳固。

    但若是再在此时掀起朝野内斗,极有可能便会动摇国本。

    大汉若是真的出了意外。

    且不说顾熙这个摄政大臣会在史书上留下什么名号,顾氏几代先人留下的美名都有可能会受到影响。

    他怎么会容忍这种事发生?

    朝堂绝对不能生乱。

    这是顾熙的底线。

    唯有如此,他才能更好的稳住天下的局势。

    顾熙十分严厉的警告了众臣,旋即又安排起了刘隆的丧事。

    接连帝崩,这对百姓的徭役压力极大。

    若是没有天灾倒是还好。

    但如今便要万般从简。

    在顾熙的要求之下,刘隆被葬在了刘肇的慎陵区域之内。

    对于这事,群臣自然不会反对。

    刘隆这个皇帝的存在感实在太低了,能以皇帝的身份下葬就足矣。

    随后顾熙便可是着手准备稳定百姓之心。

    皇帝崩世的影响太大了。

    甚至是就连顾熙他自己都受到了影响。

    在这种情况之下,要说是直接能稳定住人心是不可能的。

    顾熙唯有并加大对灾地的救助,企图让百姓们安定下来。

    就在这种状况之下,刘祜登基了,宣布改元“永初”。

    期待着万象更新,大汉能从这般接连不断的天灾之中安然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