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鱼幼薇认主,春秋炮甲至! (第2/3页)
李长安得知了朝中的消息,自然不允许迎亲大礼上被太多高手围攻。
至于皇帝要当众下旨取消赐婚,李长安不会让朝廷如此打脸。
这反倒是李长安羞辱朝廷和北凉的好机会,迎亲队伍都走到半道上了,怎么可能空手返回。
徐骁这个亲女儿,李长安抢定了。
既然如此,那么对于徐骁请到的帮手,李长安打算让一些人无法出现在北凉王府。
比如说,春秋炮甲,双修爱好者,轩辕大磐。
轩辕家族占据大半座徽山几百年,拥有洞天福地中第六福地的天姥岑,和离阳朝国教龙虎山隔河相望。
轩辕世家称雄东南,与龙虎山并称“江西龙虎,江东轩辕”,徽山上汇聚了近千武林精英,家族嫡系外戚和客卿死士不计其数。
轩辕大磐名春秋炮甲,酷爱双修,是轩辕家现在的老祖。
这老贼虽然年轻的时候屡战屡败,但是现在已经是武夫大天象,是个棘手的对手。
他三十岁的时候,迎战枪仙王绣,稍逊半筹。
四十岁的时候,单枪匹马入吴家剑冢,逼迫那一代剑冠用出飞剑术,差一点就赢了。
五十岁上,剑术不逊李淳罡,再败。
之后,他练习刀术,与年轻的顾剑棠一战,又败。
后来,在龙虎山斩魔台与齐玄帧比拼内力,又败。
八十岁跻身天象,老而弥坚,现在九十岁了,却将双修对象定在曾孙女轩辕青锋身上。
为了用他所谓的双修之法突破陆地神仙,老贼要跟自己曾孙女双修。
现在的徽山轩辕家,正处于这个时间点上。
轩辕大磐北上,是北凉王徐骁亲自邀请,以北凉第一家族和听潮亭天象心得为筹码,换取轩辕大磐的支持。
此刻的轩辕大磐,已经入住了凉州城,不日就要觐见徐骁。
凉州城松鹤楼之上,一个青年书生羽扇纶巾,微笑着抿着茶水。
三十一岁的诸葛亮,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对面轩辕敬城就显得局促的多了。
“想不到诸葛先生竟然已经到了凉州,能在此地见到先生,真是三生有幸。”
诸葛亮笑着说道,“这两年来,你的来信我都看到了。”
听到这句话,比诸葛亮大出一轮多的轩辕敬城露出了无比崇拜的神色。
原来,他在徽山也听说了诸葛亮一步大天象的故事。传闻唐王的军师本是一普通书生,但是靠着读书进入了天象境。
而轩辕敬城正好就是一介书生,因此对诸葛亮心生仰慕,竟然大着胆子给诸葛亮写信求教。
“作为轩辕家的长孙,没有走武夫道路,却走了儒门,而且已经领悟天象境,佩服。”
诸葛亮曾经跟李长安报告过这件事,李长安让诸葛亮回复只言片语,略做指点就行了。
因为原剧中,轩辕自己就领悟了儒门天象。
轩辕敬城不会武功只知道读书,两个兄弟也不把他放在眼里,他的妻子更是自愿做了炮甲的炉鼎。
这位长孙可谓是将绿毛龟做到了极致,后来他的兄弟都开始打他妻子的主意。
再加上轩辕大磐竟然将魔爪伸向了女儿,轩辕敬城终于爆发,和轩辕大磐同归于尽。
听到诸葛亮夸奖他,轩辕敬城受宠若惊,毕竟他可是将诸葛亮当做自己偶像看待的。
“诸葛先生过奖了,敬城虽然领悟了天象境,但是距离大天象尚有差距,比不了先生。”
诸葛亮问道,“敢问敬城,其志在何?”
轩辕敬城叹道,“实不相瞒,敬城虽然已经入了天象,但是还有诸多烦心事无解,又谈何志向。”
诸葛亮接着说道,“心事不解,心志不达,如何领悟大天象。”
“敬城若是信得过在下,不如将毕生志愿说来听听。”
轩辕敬城只是频频叹气,他一心想做一个治世名臣,根本无意于江湖纷争。
奈何自己被两个兄弟欺负,现在连女儿都被老祖盯上,他怎么能不烦心。
“我生于武林世家,毕生之愿却是像先生一样,治国理民,造福一方。”
诸葛亮开门见山的说道,“既然如此,敬城又何必叹息,跟在下去凉州,从郡守做起。”
轩辕敬城摆摆手道,“族中尚有放不下之事……办不办的成还不好说,即便成了,也没命跟随先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