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一章 航母代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二十一章 航母代购 (第2/3页)

会感激。至于说损失掉周青峰,更是个难以评估后果的事。

    另一个办法自然是派船去接,普通的船肯定不行。连接手的人都不能是普通人。

    支持这个处置的主要来自拿到X项目资料的院士,他站在科研的角度,确认米军生化研究的先进性。

    “想象一下,一旦米军飞行员的身体素质提升百分之二三十,后果是什么?他们能设计机动性更强的战机。

    当然,现代战机已经不再强调机动性。个人再强也扛不住子弹炮弹。

    但如果连带智力也提升呢?现在的科学知识已经太过丰富了,普通人的智力有限,压根学不了顶尖的知识。

    每年高考,能上985的学生也就百分之一点几,能上清北的更是不到一万人。

    如果对手能让普通学生达到上985的水平,让985的学生提升到清北的水平,他们将获得碾压级别的科研优势。

    我不知道X项目能不能提升智力,我必须拿到实际的病毒原体才能知道答案。

    但我知道,这种病毒不但对人类有益,更有害。

    它能刺激身体的新陈代谢,对年轻人或许是好事,但对老人和体弱者来说就是灾难。

    如果我们没有任何防范的准备,就将面临一场极为惨烈的屠杀。死的人将不是几百万几千万,而是以亿计算。”

    面对院士的痛陈利害,高层最终决定还是去接货比较好。当领导意志下达,底下的官僚机构就要行动起来。

    情报机构首先想的是派一艘大型高速运输船过去,和对方接头后用直升机吊装。

    或者干脆把船接回来,保证转运过程中的安全。

    但这不保险啊,所以海军是不是出动一下,确保接货行动中万无一失?万一有宵小捣乱,也能震慑一二。

    最好的震慑手段,毫无疑问就是航母战斗群了。

    也只有航母战斗群能以三十节的高速在大海上长时间航行,一昼夜跨越上千公里。

    ‘大葱’号正好要去菲律宾以东海域进行演习,搭个便车,四天内就可以抵达关岛附近,有足够时间跟目标船只汇合。

    ——

    凌晨三点,萧金浪才刚眯了两个钟头,眼皮还沉得像灌了铅,就被急促的敲门声拽回了现实。

    他连日工作,身体极为疲惫,揉着酸胀的太阳穴,却不得不从办公室的简易床上爬起来。

    办公室的门外站着个年轻军官,面无表情地递上一份加密命令:“萧处长,有绝密的任务需要你参加,车在楼下,马上出发。”

    对这种大半夜的任务,萧金浪已经习惯了,他听到军车发动机轰鸣的声音,快速收拾自己的简易行李,跟着军官离开。

    三个小时后,他搭乘的军机在南方的空军基地降落。此时天光微亮,螺旋桨掀起的风卷着热浪扑面而来。

    萧金浪裹着件薄外套,顶着一脑门倦意,被直升机接力送往军港,登上“大葱”号航母。

    甲板很空,海水的咸腥混着航空煤油钻进鼻子里,他下直升机后避开旋翼气流,打量脚下的庞然大物。

    朝霞映照下,数万吨的航母已经启航,正在海面劈波斩浪,一群海鸟从船舷外掠过,又被汽笛声惊扰逃散。

    航母身后拖着一支整齐的编队:两艘055型驱逐舰,像两把出鞘的利刃,万吨级的甲板上布满垂发单元;

    一艘052D型驱逐舰紧随其后,雷达天线无声旋转;一艘054A型护卫舰在外围游弋,像个警觉的猎犬;

    还有一艘901型补给舰殿后,庞大的身形在海面上投下长长的影子。整个编队以二十节的前行。

    甲板下的船舱内,一支生化防疫部队的先头小队已经提前到达,拖着沉甸甸的装备箱,脚步急促地在舱室间穿梭。

    与此同时,那个拿到X项目资料的老院士也不顾七十多岁的高龄,硬是带着一帮徒子徒孙挤上了赶来的运输机。

    飞机上,老头子的手里抓着一台平板电脑,眼里燃着火:“米国佬真是胆子大。

    基因技术,AI技术,用人工智能超强推理能力,强行解析蛋白质的结构和作用,最先进的理念最快运用在如何高效杀人上。

    这玩意儿要是搞成了,既可能是人类的未来,也可能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