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光荣 (第2/3页)
贴。
囡囡就更不用担心了,育英学校是每季发衣服的,料子都是好布料,棉花之类也是特供,条件比大学生还好。
上半年就这样忙忙碌碌着,临近6月,他已经跟学校申请了提前毕业,组织上找他谈心,询问他提前毕业的原因。
理由方面,除了提前工作早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这种大路话以外,他还明确说了,因为马上就要十八岁,不愿意再申请领取补贴,给国家增添负担。
上面认可了他的想法,同意他提前毕业,毕竟在学习方面孙志伟年年第一,无可争议。
对于这种根红苗正的好苗子,组织上都会特别照顾,在孙志伟不知情的情况下,他的资料已经被推荐给了北海幼儿园。
这个幼儿园就是幼教专业毕业生的顶级单位了,毕竟人家是到21世纪第16个年头,才史无前例的第一次对社会招生的幼儿园。
京城九坛八庙中,它就占据了半个先蚕坛,导致先蚕坛都不对外开放。后来幼儿园单独成立小班时,又占了大藏龙华寺。
你就说它牛不牛吧。这么说吧,如果真的有需要,就是月亮上它也能去占一块地。
6月底,孙志伟跟随上一届的同学一起参加了毕业考试,并以第一的成绩成功毕业。
半个月后,随毕业证一起发下的,还有北海幼儿园的报到证。
这就很让他意外了,本来他已经准备打申请了,结果还没开始行动,上面就已经安排好了,还正合他的心意,这就很NICE。
后来一想,他就明白过来,以他的条件,去不了北海反而是奇怪的事。
报到证上写了9月1号前报到,那就不急,他要先去把户口迁移了,这涉及到以后的吃饭问题。
他知道9月就开始发行粮票了,不先把户口落下来,到了9月他就没饭吃了。
在梁姨的帮助下,落户的手续办理的很顺利,连同烈士家庭的登记都一起做好了。
三天后,梁姨带着全部街道成员敲锣打鼓来到文津街乙9号的大门口,周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