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四章:风云变幻与徒劳挣扎 (第1/3页)
荆南的朝堂之上,本就暗潮涌动的局势,在不经意间风云突变,仿佛平静的湖面被猛然投入了巨石,掀起了惊涛骇浪。太子高继先本就是个心思敏锐之人,随着六皇子高继伸在暗中的势力逐渐壮大,他已然察觉到了那潜藏在暗处的威胁,犹如芒刺在背,令他坐立难安。于是,他决定不再坐视不管,要主动出击,对六皇子一方发起猛烈的攻击,试图将这潜在的威胁扼杀在摇篮之中。
一日早朝,朝堂之上气氛本就庄严肃穆,大臣们分列两旁,等待着皇帝的驾临。太子高继先身着华丽的朝服,头戴冕旒,那冕旒上的珠串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却遮不住他眼中的锐利与决然。待皇帝坐定后,他上前一步,手捧奏疏,朗声道:“父皇,儿臣近日听闻诸多关乎六弟身边亲信的不妥之事,实乃有损我荆南朝堂之清正,还望父皇明察。”说罢,便将奏疏呈上。
皇帝微微皱眉,接过奏疏展开一看,脸色顿时变得阴沉起来。那奏疏上弹劾的皆是六皇子身边颇为得力的几位亲信,罗列了诸如结党营私、中饱私囊等诸多罪名,虽未直接指向六皇子,可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太子在向六皇子发难。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众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之声此起彼伏。
六皇子高继伸面沉如水,他微微抬头,看向太子的眼神中透着一丝冷意,心中明白,这场争斗终究是避无可避了。而那些被弹劾的亲信们则面露惊恐之色,纷纷跪地喊冤,高呼自己是被冤枉的,恳请皇帝明察。
皇帝看着朝堂下这混乱的场面,眉头皱得更紧了,他沉声说道:“此事不可妄下定论,着人去仔细查探,若真有此事,绝不轻饶。”
可太子并未就此罢休,他紧接着又暗中派人,乔装成各种身份,混入市井之中,去调查六皇子与延镇司的关联,试图找出更多把柄,好一举扳倒六皇子。这些人如同暗处的毒蛇,潜伏在各个角落,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的线索,四处打听着延镇司平日里的行事、与六皇子之间的往来,甚至不惜用重金收买一些看似知晓内情的人,想要拼凑出一份足以让六皇子陷入绝境的“罪证”。
六皇子这边自然也不甘示弱,高继伸在得知太子的动作后,迅速与侯明哲商议对策。侯明哲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殿下,如今太子既然想从我们这边找把柄,那我们不妨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我听闻太子一方也有不少官员手脚不干净,我们可以从这方面入手,揭露他们的贪污腐败之事,让朝堂之上的风向转一转。”
六皇子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说道:“侯兄此计甚好,只是这调查之事需得谨慎,切不可打草惊蛇。”
于是,侯明哲便带着几个信得过的手下,开始暗中调查太子一方官员的情况。他们先是从一些民间的传闻入手,听闻某官员在负责修建水利工程时,大肆克扣工程款,导致工程质量堪忧,百姓们苦不堪言。侯明哲等人乔装成普通百姓,深入到受影响的村落中,与村民们交谈,收集证据。村民们一开始还有些害怕,不敢多说,可看着侯明哲等人真诚的模样,又实在受够了那破败的水利设施带来的困扰,便纷纷道出了实情,有人甚至拿出了当时记录用料、工钱的账本,虽有些粗糙简陋,却也是有力的证据。
接着,他们又发现另一位官员在掌管粮仓时,竟偷偷倒卖粮食,中饱私囊,使得原本储备充足的粮仓出现了亏空。侯明哲通过在粮仓当差的一位老卒,得知了官员偷梁换柱的手段,以及粮食转运的秘密地点。
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调查,侯明哲将收集到的证据整理成册,在一次朝堂议事时,瞅准时机,将这些证据呈了上去,大声说道:“陛下,臣偶然间发现太子麾下几位官员竟有如此贪污腐败、鱼肉百姓之举,还望陛下为百姓做主啊!”
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众人都没想到,原本是太子弹劾六皇子亲信的局面,如今竟陡然反转。太子一方的官员们脸色大变,有的试图狡辩,有的则低下头,不敢言语。太子心中暗恨,却也没想到六皇子能这么快反击,而且拿出的证据看似确凿,让他一时有些措手不及。
各方势力见状,纷纷站出来,有的为太子一方说话,试图淡化这些罪行,有的则顺着六皇子的话,要求严惩这些贪官污吏,一时间,朝堂上唇枪舌剑,互不相让,争吵之声不绝于耳,整个朝堂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而侯明哲在这激烈的斗争中,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他既要协助六皇子应对太子的各种攻势,分析朝堂上各方的态度,及时调整应对策略,又要保证延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