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3章 出发 (第1/3页)
……老兵们有空的时候,总会聚在一起开着黄腔说女人,似乎他们一个个就只惦记着裤裆里的那一点事情一样。
实际上我听得出来,大部分黄腔都是他们杜撰出来的,很多老兵都还是生瓜蛋子了。
估计连奶白的雪子都没见过,还一个个在口水飞溅中说到了飞起,当时我根本就不稀罕揭穿他们。
可是当我也成了一个老兵后,也经常与其他人开黄腔,甚至说得比他们还要厉害。
因为这些黄腔可以让新兵短暂地忘记了恐惧,让老兵们忘记了身上的伤痛,以及那些绝望的未来……节选自胡彪日记合集《胡说》……
大约两个小时后,胡彪等一行人出发了。
拖出了老长的队伍中,除了那一个四十岁左右年纪的长官骑着一匹枣红马代步之外,其他人全都是步行的。
在出发的时候,胡彪连枪都没有领到一支。
整个队伍里,只有一些由老兵担任的班排长,才背着一支老旧的汉阳造步枪。
胡彪他们这些人,据说要到了魔都的集结地点编入新部队后,才会由新部队发放武器和进行相关训练。
好在临行之前,他们每一个人领到了一些干粮和一双布鞋。
干粮是上好白面做成的馒头,布鞋则是针脚密密麻麻的千层底新鞋;听说都是本地的乡亲们,熬夜给赶制出来的。
就这样,一场漫长的步行开始了。
在脚步的一一丈量下,胡彪沿着无数苏北祖辈走过的大路,随着队伍走过了一个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老县城、镇子和乡村。
县城和镇子小巧、精致,道路两旁则是被精心打理的稻田,又或者是河流和水塘。
走过这些地方的时候,风吹着金黄的稻浪不断起伏,戴着斗笠农夫在其中劳作,小舟上的渔夫撒下了一面面渔网。
连空气中都带着秋天即将到来的喜悦,马上就能收获的美好。
让这一切远远看起来,就像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一般。
只是胡彪知道,这样安静而美丽的风景画持续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在小鬼子的铁蹄下遭受一场巨大浩劫。
一想到这样一点,胡彪总会莫名地感到心疼,因为这是一块土地上,生活着与他血脉相同的祖辈们。
在行军的过程中,他也打听到了更多一些细节。
当前这里的位置是苏北如皋地区,时间则是民国二十六年的8月19日,淞沪会战都开打快一个礼拜了。
目前双方打得很凶、伤亡也很大,都在拼命从后方往魔都调兵。
他们这一百三十几人的队伍番号,是苏省保安团的第三补充连。
因此他身边这些第三补充连的新兵,大都是如皋地区的农夫,又或者是木匠、泥瓦匠等小手工匠人。
他们匆匆入伍之下,还没有来得及任何训练了。
所以据说到了魔都后,只用帮忙挖挖战壕、抬抬伤员,不用他们上去跟鬼子打仗,小鬼子有校长手下精锐的中央军去打。
估计是这一个原因,这些人的脸上倒也不是多么慌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